第843章 策
張瑞山到底沒捱揍。
誰揍他誰丟人,等同變相承認自己沒長腦子惱羞成怒。
齊燁倒是沒什麼意外之色,麻木了,他知道老張腦子很好使,只是不知道究竟有多好使罷了。
熊思賢老臉通紅,一把年紀都活狗身上了,還賢相呢,還不如閒著呢,瞎忙活。
之前因為天子門生的事兒,熊思賢對張瑞山還有點意見,不是恨,就是單純的惱怒,外加一丟丟佩服。
現在連惱怒都沒有了,沒辦法,格局在這擺著呢。
其實要說大殿之中所有人的智慧與張瑞山天差地別吧,也不是,主要是考慮問題角度不同。
四個字,關心則亂,得知厲良玉要反的時候,大家第一想法就恨,恨不得將厲良玉大卸八塊。
帶著這種恨,腦子裡的想法就偏“極端”一些,加上謀的都是“損失”,如何降低國朝損失,如何快速處理這件事等等,考慮的越多,可選項就越少。
張瑞山不是,老張對厲良玉沒有恨,甚至沒有失望,因為他對任何高位者從來沒抱有過一絲一毫的期望,別說厲良玉反了,就是熊思賢、太子,任何人反了,他都能平常心視之。
所以說大殿之中最冷靜的就是張瑞山,冷靜的張瑞山看透了整件事的本質。
本質是厲良玉想造反,前提是想佔著大義。
那麼想要進行這個本質,就必須要有這個前提,這麼想的話事情就很好解決了,不讓他佔著這個大義讓他沒有這個前提就完事了唄。
你想要大義,給你大義,讓你成國公,讓你與國同休,讓你成為大康朝無人不讚頌的英雄,那你還好意思造反嗎,你要是造反,那你就沒有這個前提,沒有這個前提,自然就沒辦法造反了,說穿了就是這麼簡單的事。
所以說人們考慮事情總是帶著太多的私人情緒,天子門生事件也是如此。
大家對抗齊燁,是因為怕齊燁搞“權臣”那一套,所以都以為有著不可調節的矛盾。
在張瑞山眼裡,滿朝文武就是一群小丑,就是一群沒腦子的蠢貨,老張一眼就看透了整件事的本質,因此接連給熊思賢一頓暴擊後,三言兩語就將事情解決了,天子滿意,群臣滿意,齊燁也滿意。
“此計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