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前因後果(第2頁)
按理來說哪怕是個縣府,走馬上任第一天,本地官員和鄉紳以及讀書人代表都會出城迎接,這是禮儀,也是不成文的規矩。
隨著滿面恨意的武藝咬牙切齒的訴說著,眾人有些理解了,理解為何武藝膽敢做下這種事。
尤烈,的確可恨,讓人恨得牙癢癢。
溫濤上任第一天,沒人迎接也就罷了,文吏告訴他,說是尤烈交代的,柳州的規矩,任何官員上任第一件事,三天內逛遍全城,城內有多少戶百姓,多少商賈,多少讀書人,全部知悉,並且要挨家挨戶的拜訪,拜訪讀書人和本地鄉紳。
溫濤傻乎乎的還真這麼去幹了,一邊幹一邊記,到了第四天,換了官袍去了衙署,尤烈當他的面給文吏訓斥了一頓,說這規矩只是要求一眾文吏,與官員無關。
訓斥完了文吏,尤烈還笑呵呵的對溫濤說人家太實在,怎麼傻乎乎的,引的一群官員竊笑不已。
這才是溫濤剛上任,上任後尤烈就和與他有殺父之仇似的,別的官員犯錯了,最多訓斥,溫濤即便不犯錯,輕則訓斥,重則直接將竹簡和公文甩在溫濤臉上。
最過分的是,衙署裡需要錢,城裡需要錢,尤烈明明可以上報朝廷,他不這麼幹,讓溫濤出錢,總說朝廷下了錢補給溫濤,卻從來沒補過。
人家當官,別說同知,哪怕是個小小的縣府,想要貪錢的話一年少說十幾二十萬貫。
溫濤倒好,上任一個坤月,兩個半月的時間裡自己先搭進去了七萬貫,其中五萬多貫還是管他老婆武藝要的。
得罪人的事,尤烈全部交給溫濤去做。
溫濤能忍,他老婆武藝忍不了,跑去尤府要討個說法,尤烈一副大言不慚的模樣,說都是因公務,怎麼說怎麼有理。
直到有一次武藝去衙署中給溫濤送飯,結果被尤烈看到了,罵的很難聽,武藝氣不過給溫濤一頓罵,其實就是指桑罵槐噴尤烈,最終武藝回了孃家。
回是回去了,可武藝也總來柳州看望溫濤,嘴上說是來看武家的幾家商鋪,實則是擔心溫濤又被尤烈欺負。
嘴上說老公是廢物,武藝還是心疼溫濤的,俗話說得好,小別勝新婚,每次入城後武藝都居住在府中,可尤烈著實噁心,噁心到家了。
只要是武藝入城,尤烈就以公務為由,讓溫濤在衙署中辦公,加班,一加班就是一夜,不讓他回府。
這不算最噁心的,最噁心的是尤烈也會讓溫濤回家,結果剛回去,衣服一脫躺在床上還沒支稜起來呢,衙役來了,說是尤烈來找他。
三番五次,一次又一次,但凡是武藝入城,尤烈就以各種理由破壞溫濤兩口子的感情。
這也就罷了,尤烈還總去溫府中拜訪,只要是武藝在場,尤烈就拐著彎的埋汰溫濤。
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性子高傲的武藝豈會不將尤烈恨之入骨,豈會不想除之後快。
武藝說著說著,又哭了,哭的眼淚止不住。
萬千苦楚,不知該如何開口。
自小作為武家掌上明珠,只因家裡長輩慣的太狠,性子乖張,無人敢娶,可終究是女人,試問哪個女人不懷春,哪個女人獨守閨房時不自…不自己幻想著高富帥上門迎娶。
武藝也是如此,眼看成了大姑娘了,老實憨厚的溫濤出現了,年紀輕輕要擔任同知,家裡長輩哪個不是喜氣洋洋。
溫濤在官場上不與人爭,不假,武藝看不過,可溫濤在府中對武藝卻是百依百順,無微不至。
看著自己夫君自從擔任了柳州同知被尤烈各種“職場霸凌”後,性子都開始變了,上差生了一肚子氣,回到府中強憋著,只能用拳頭用力懟著牆壁無能狂怒著。
武藝無法忍受的是,接連數次,夫妻二人要親密時,尤烈總是派人或是親自到訪,和算準了時間似的壞人家夫妻親密之事,都給溫濤搞出後遺症了,總是心不在焉,放在門口時都得扭頭看向窗外,好像隨時有人叫一聲尤大人或是尤大人尋老爺回衙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