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獨立大隊(第2頁)
選拔營長,李智和老孟把可以被選拔的名單列出來,反覆推敲,反覆比對,反覆調查隊員們對他們評價,簡直比打一場戰役還難,最終選定了猛子和陳河。猛子是最早一批隊員,拎著一把菜刀,跟著張大年加入游擊隊,此後打仗沒的說,和張大年一樣不要命,但也和張大年一樣,頭腦簡單。但最近一段時間,猛子變了,變的愛學習愛動腦子,也變得穩重,在隊員們眼裡威望越來越高。陳河本就穩重,又經過戰鬥磨鍊,愈發地冷靜與沉著,但兩人歷練少經驗少,和栓子一樣,都是那麼年輕,可瘸子裡面拔將軍,軍事素質高又能指揮打仗,也就只有他倆相對好一些。
看著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龐,趙文斌既欣慰又擔心。欣慰的是整個夫子山獨立大隊都這麼年輕,這麼朝氣蓬勃,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戰鬥力,而擔心的是他們太年輕了,尤其栓子,剛十八歲零三個月的年齡,就當上了連長,還是特務連連長。隊伍如此年輕,有利也有弊,就像一把鋒利鋼刀,削鐵如泥,卻又容易折斷,也就說,打順風仗可以,一旦打了敗仗,容易意志消沉。
散會後,趙文斌說了自己擔心。吳剛想說趙文斌多慮了,但作為政委,必須留點情面,所以改了口風:“放心,有李智和老孟,他倆知道怎麼調教這幫臭小子。”
吳剛很高興,雖然只算上簡編團,李智和老孟也只相當於副團長,但畢竟上級已經做出讓步,打了擦邊球。當然,最終一句話,還是夫子山遊擊大隊打的好。而且,以吳剛理解,這次整編隊伍,不僅讓是魯省八路軍更正規,指揮更協調,其實也是為了隱蔽自己實力。
對於鬼子來說,肯定懼怕魯省八路軍實力壯大,而各路人馬擴展速度太快,各種稱號都有,除正規編制、游擊隊和武工隊外,挺進隊、特遣團、農民自衛團,各種稱謂聽起來都以為是主力部隊。樹大招風,也容易折斷,還不如整編隊伍,減去枝枝葉葉,保留戰力較強的骨幹。
其次就是國軍。他們並不想八路軍發展太快,抗戰之初,國軍統帥部甚至不讓八路軍進入魯豫兩省——一些地方勢力甚至開始製造摩擦,伏擊我總部派來的幹部團,兩百多人全部犧牲。他們和鬼子一樣,不希望看到八路軍迅速壯大,會想方設法加以阻止,甚至不惜動用武力,製造摩擦。
而且,魯省境內形勢複雜,國黨魯省省府遷移魯南後,保安司令、省黨部主任沈鴻烈又消極抗日,爭權奪利,想獨霸魯省之軍政大權,連蘇魯戰區司令長官于學忠都不放在眼裡,還欲控制于學忠所部,其內心更敵視我八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