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果真是千里馬
放夾子之前,栓子就已想好怎麼解釋。很簡單,王志先走了好幾天,夾子早就放好了,而且放在明處,人走過時,低頭就能看到,誰知道黑燈瞎火,他還往樹林裡走?
最好別做虧心事,做了,也只能怪自己倒黴,夾子正卡在王志先腳面上,皮破了,滲出血珠,第二天早上腫的像發麵饅頭,下不了床,走不動了路。第一時間他就懷疑是游擊隊那幫人乾的,而且是第七小隊。但栓子的解釋讓他無可奈何,明知道是故意,卻又挑不出毛病。
沒人心疼王志先,包括縣委的同志,很多人在心裡發狠,說王志先是“現世報”。不僅如此,縣委幾名同志向吳剛反映,說王志先經常糾纏劉芳,還強行摸過劉芳的手。吳剛本就不喜歡王志先,斷定他難堪大用,此時更加反感,原來是目的沒達到,挾私報復。一顆老鼠屎會壞一鍋湯,這樣的人不能留在夫子山,吳剛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對吳剛來說,這是小事,真正大事是瞭解夫子山抗日遊擊隊大隊,以及今後發展。如今夫子山遊擊大隊還談不上兵強馬壯,但山中蛟龍態勢已初具模型,成為鬼子眼中釘肉中刺,再待時日,更像火山之熔漿噴薄而出,成為一把利劍,割斷鬼子咽喉。
在吳剛看來,夫子山游擊隊基礎堅實卻又薄弱。從人數上來說,正式游擊隊員三百二十五人,這已屬於較大規模游擊隊,而且一半以上隊員經過實戰考驗。這是堅實的一面。但游擊隊缺乏幹部,尤其能獨當一面的幹部,除了三位大隊領導,能單獨執行任務的不外乎猛子、陳河幾個人,包括剛年滿十八歲的栓子。
不是選不出來,而是歷練太少。歷練很重要,就像李智,入伍第二天就扛槍反圍剿,還都是硬仗,連長犧牲,排長補上,排長犧牲,班長補上,不到兩個月,輪換一茬,甚至吳剛親身經歷過的,一仗下來,副班長成了連長,身邊就剩下五六個戰士。
經歷炮火,經歷生死,戰士才成長快。現在不同了,有李智、老孟等人指揮,打的都是神仙仗,犧牲少,浪費子彈少,而殺敵多,繳獲多,戰士們只需端槍衝下山坡,喊一聲繳槍不殺,戰鬥基本結束。凡事有利就有弊,如此之下,只有出類拔萃的人才能浮出水面,就像栓子。
兩次戰鬥報告中,李智就提到栓子槍法精準,剛開始吳剛和趙文斌還有些質疑。現在,吳剛就要實地考試,看看栓子到底是不是一匹好千里馬。他笑著對李智說:“今天就見個真章,看栓子到底打的準不準,看你小子是不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