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下一仗怎麼打(第2頁)
那就老子一個人幹了!在半道上攔住了兩個偽軍,繳了兩杆長槍。隨後遇到張大年、老孟等人,加入進來。人多了,偷襲偽軍運糧隊,繳獲了十多條槍。有了槍,加入游擊隊的人慢慢多了,附近進山掃蕩的偽軍,又搶回十幾條槍。
而槍不是問題,重點是人。
隊員們都是山民,包括張大年,鐵匠鋪也在山腳下,沒打過仗,不懂軍事,跟二狗子群毆還能佔得上風,其它一切只能靠李智。訓練、打仗、轉移、偵察敵情……一個人精力畢竟有限,所以才沒真正瞭解栓子,也沒了解老孟,還出了李二蛋這個奸細。
現在好了,不僅有個開槍就能打中敵人的神槍手,還有一個行過軍打過仗,還和鬼子真仗幹過,而且靠自己本事當上排長的老孟,李智心裡能不高興?一個好漢三個幫,終於能有人替自己分擔了。
李智召集全體隊員開會,宣佈給栓子記大功一次,並給予物資獎勵,上次繳獲的鋼筆。這玩意很貴重,整個游擊隊就兩支鋼筆,一支是李智自己的,比槍還稀罕。
隨後,李智進行了總結。游擊隊險些全軍覆沒,表面原因是因為出了奸細,而問題在於他這個大隊長,太過粗心。不過,李智話鋒一轉,鬼子既然敢來偷襲咱們,咱們決不能吃了虧不吭聲,打上幾仗,繳獲更多的槍支,讓游擊隊升格為遊擊大隊。
而且,按照上級要求,等力量壯大後,成立蒙山軍區夫子山抗日根據地。
這是遠景。而眼下游擊隊只有三十七個人,二十一條槍。昨天打了一仗,子彈已所剩無幾,算上栓子帶來的兩條子彈帶,每杆槍平均5發子彈。
前段時間,將夫子山情況報告給吳剛後,吳剛十分不滿,寫信給李智,批評他說,三個月才三十幾條槍,發展速度太慢,照這麼下去,你只能回來給我餵馬了。
李智回信說,放心,我不會給您餵馬,到時完不成任務,我就拿我的腦袋去給鬼子那裡換槍換子彈。
當參加紅軍時,吳剛原本就是李智上級,中間兩人分開過,但相識十年時間,彼此性格都非常瞭解,所以兩人都半真半假。
但吳剛非常相信李智的能力,大材小用,讓他來夫子山,為的是迅速開闢這片沃土,壯大夫子山周圍抗日力量,牽扯安平縣鬼子精力,繼而成為蒙山軍分區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