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笑 作品
第577 章 必須除掉
出城向北,五里之外有個村子,叫柳行,村東村北,都是成片的柳樹。
這片柳樹存在多少年了,沒人知道,更沒有任何記載,從明初,柳行村祖先打山西老鴰窩,遷移到這裡時,就長著一行柳樹。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村裡人學會了編筐,手藝越來越好,種的柳樹越來越多。
老的柳樹慢慢老去,死後,或被村裡人砍去,當了劈柴,或在陽光雨露下,慢慢腐朽,最後了無痕跡。
新的樹苗長了起來,越長越高。人們砍下柳條,編成大小不一,又形狀各異的筐。
向東北,穿過柳樹林,走上三里,又是大片的棗樹林。
棗樹林中,也有一個村子,而且很容易叫人想起,這個村子叫棗林。
的確,現在村名就叫棗林。而在末代皇帝沒退位之前,還不叫棗林,叫棗營。
據村志記載,棗行最早同樣追溯到明初,不過,那時不是村,而是兵。他們同樣開墾荒田,自給自足。
到明朝中後期,就沒了兵,全成了民,而棗營村名一直叫著。笨蛋的喪權辱國的皇上沒了,天下卻仍然紛亂,今天張大帥,明天李大帥,後天又來了吳大帥,你唱罷我登場,反正都是為了爭地盤,比誰的槍多,誰的人多,還有誰的小老婆多。
苦的只是老百姓,也想盡辦法,避著災禍。村裡老人商量一下,覺的村名太大,仍覺得像兵營,於是把營換成了行。
棗字沒去掉,因為棗林的棗,和柳林的筐,已名揚百里之外,成為村裡百姓掙錢的渠道。
人怕出名豬怕壯,何況安平出了馬大炮。馬大炮不放過任何撈錢的機會,而且柳行、棗行較為隱蔽,可以把這裡當成生意中轉站。
當上警察局長,馬大炮就派警察駐紮在柳行,開始徵收治安稅。鬼子來了,馬大炮先當保安團長,後當保安團長,這裡派駐的不再是警察,而是一個排,修築炮樓後,又增加一個連。
馬大炮也控制賣筐、賣棗的生意。低價收,高價賣,百姓稍有怨言,就挨毒打,若不從,不賣給馬大炮,就被當成抗日分子,把手腳定在樹上,活活渴死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