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笑 作品
第449章 只求戰死(第3頁)
之前安平縣歸屬混成第六獨立旅團防區,第三十二師團接防之時,山裡的八路已成氣候,當時小林龜山也提出辭呈,要去野戰聯隊。
作為乙種師團,沒那麼多軍官,後來小林龜山再吃敗仗,在211聯隊建議下,終於換了人。可那位叫已經忘了叫什麼名字的少佐,來安平不到一個月,連自己的命搭了進去。無奈,只好又重新啟用小林龜山。
起起伏伏,從少佐到大尉,再到少佐,又升為中佐,現在還是少佐,只是小林龜山滿面滄桑,頭上白髮已與他領章上的軍銜不相匹配。小林龜山像極了一個五十歲的人,直可以和五十歲的木村兵太郎稱兄道弟了。
如今,木村兵太郎切身體會到,也深刻理解那兩句話,安平有小林龜山不行,沒有小林龜山更不行。那幫參謀不是在嘲諷小林龜山,而是在說,任何人來了都不行。
這就好比華夏故事裡的田忌賽馬,在皇軍裡,小林龜山算的上一等高手,但偏偏碰上李智這樣一等一的高手,只能稍遜一籌,屢吃敗仗。
但這不是個別現象,也不只是小林龜山的悲哀,也是整個三十二師團,甚至整個皇軍的悲哀,從晉西北,到華南新四軍,八路軍領導的抗日隊伍,已成為皇軍心腹大患。
催馬進城,城內已經戒嚴,街上只見士兵,看不到行人。來到警備司令部,小林龜山仍誠惶誠恐,小心翼翼,像犯了錯等待老師懲罰的小學生。
懂得了小林龜山處境,木村兵太郎看不下去小林龜山的過度自卑,安慰說:“小林君,辛苦了,不管這次掃蕩結果如何,我都允許你調往野戰師團。”
小林龜山聽了,不由熱淚盈眶,鞠躬哽咽著說:“感謝師團長!小林已不求其它,只求戰死沙場,以贖之前作戰失敗之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