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99/199580/125913624.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度盡六道怎麼少得了我-第50章 地獄之後還是地獄(第2頁),夏亞529,殊沙中文
夏亞529 作品

第50章 地獄之後還是地獄(第2頁)

 當兩人終於從昏迷中悠悠轉醒,緩緩睜開雙眼之時,眼前所見之景令他們瞠目結舌——只見四周是一個烈火熊熊燃燒的深谷,熾熱的火焰舔舐著峭壁,映紅了半邊天空。谷底處,數不清的亡靈正痛苦地掙扎著,他們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隱若現,發出陣陣淒厲的慘叫。那慘絕人寰的景象讓人毛骨悚然,不忍直視。

 金廣願見此情形,心中大慟,連忙施展出自己強大的願力,試圖平息這場可怕的火災。然而,任憑他怎樣努力,怎樣集中精神發願,那熊熊烈焰卻依舊肆無忌憚地蔓延著,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火勢越來越猛,滾滾濃煙直衝雲霄,彷彿要將整個世界都燒成灰燼。

 “別白費力氣了,沒用的。這是基督教地獄火焚谷,這裡的火你是滅不了的。”杜妙德無奈地對金廣願說道。

 在基督教的教義裡,地獄被描繪成一個極其恐怖且令人畏懼的所在,那是“惡人”們在生命終結之後,其靈魂所要承受各種各樣嚴刑拷打的地方,而且這些靈魂將永遠無法獲得赦免。這種受到嚴刑卻永不被寬恕的懲罰,在基督教神學的末世論中被稱為永罰。

 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關於地獄的這個概念並非憑空產生,而是從猶太教那裡衍生演化而來。早期的猶太教對於地獄有著雙重的定義:其一叫做“陰間”,它僅僅只是指代那些已經逝去之人的靈魂於地下所棲息安息的場所而已,並不包含任何獎賞或者懲罰的意味在內;其二則被稱作“火焚谷”(也有人稱之為希倫山),據傳說乃是位於耶路撒冷城西南部的一處山谷,曾經這裡還是亞捫人用孩童作為人祭,並通過火化的方式來獻給摩洛神的地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後期的猶太教當中,這兩種對地獄的不同理解漸漸地相互融合交織在了一起,最終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即此地變成了遭受上帝詛咒的罪人們在身死之後,他們的靈魂將要接受懲處責罰的地方。後來,基督教接納並承襲了這一觀點,並且在此基礎之上又做了進一步的拓展與延伸。正因如此,我們可以看到“火焚谷”這個詞彙頻繁地出現在了《新約》中的福音書以及《雅各書》等篇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