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慶賀(第3頁)
兩人成天打鬧習慣了,盧林馬上裝著賠笑著說道:“曉梅姐姐莫氣,是我的不是啊,諸位請了。”
曉梅這才笑嘻嘻的說道:“小林子這才有點樣子嘛。”
進了雅間,徐志高一看,低聲嘀咕了一句“這麼小的。”嬰寧曉梅幾人沒聽見,盧林這些時日耳聰目明瞭許多,聽了個真切。走在徐志高旁邊的女子也聽見了,趕緊低聲說了句“有就不錯了,別亂說話。”
落座的時候,嬰寧推辭了半天才單獨坐了首位,盧林帶著玉寧坐在嬰寧對面,郭文和徐志高坐一側,郭文靠著盧林這邊的玉寧,曉梅和那女子坐另一側,曉梅也是靠著盧林。
幾人落座好了,嬰寧互相引見了一番,原來這女子是王長史家的大女兒王文英,從小就有才名,去年十四歲院試第二名,徐志高是第十七名。據坊間傳聞,這王文英本應是第一名的,只因是女兒身,廬陵城也從未有過女案首,於是生生被排在第二,此事各個書院也廣為流傳。
盧林頓時來了勁頭,拱手說道:“久聞王才女大名,廬陵城的書院可是無人不知,今日才得見真人,幸甚至哉。”
郭文也有模有樣的跟著盧林來了一下。
王文英掩口笑道:“你們這是哪裡的規矩?西原書院的?”
其餘幾人也皆笑了,嬰寧笑著說道:“文英姐姐見笑了,這小林子和小文子經常去茶樓聽書,時不時的就會了些江湖切口。”
不知是不是盧林的水芸姐姐的關照還是什麼緣故,沒說幾句話,菜很快就上來了。看見鱸魚膾蓴菜羹嬰寧也是欣喜,說道:“居然還有鱸魚,曉梅有心了,謝謝曉梅。”
曉梅正要說話,盧林趕緊伸腳踢了一下曉梅,曉梅看了眼盧林,明白盧林不讓她說是盧林安排的了,回頭對嬰寧說道:“我們嬰寧這不是女秀才了麼,今日這畫舫剛好江州來的鱸魚就點了一份,吃個鱸魚算不得什麼。”
徐志高這時卻說了一句:“這魚應該燒整條過熱油,然後熱糖醋澆淋上去,就成魚躍之形狀,寓意‘魚躍龍門’。”
不知道徐志高顯擺還是什麼緣故,聽得此話,盧林看了眼曉梅,兩人都有些愣愣的不知如何說了,曉梅更是耷拉著眉眼。
王文英卻說道:“徐兄只知吃魚,卻不知吃鱸魚,今日能夠吃到這鱸魚膾倒是有口福了,當年張季鷹在洛為官,見秋風起,思及家鄉的鱸魚膾、蓴菜羹,於是辭官而去,千里奔回故鄉,留下了一句話‘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他想吃的就是這鱸魚膾蓴菜羹。後世之人聽聞此事,於是流傳開來,辭官歸隱之人或者思念家鄉的人都喜歡用‘蓴鱸之思’來婉轉表達。”
盧林一聽,心中大喜,趕緊誇讚了起來,說道:“學姐真不愧是我們廬陵城第一才女,這些典故都知道,佩服,佩服。”
徐志高聽得往文英此番言語也是訥訥無語了,老老實實的對著王文英說道:“愚兄淺薄了,多謝文英妹妹指正。”
不一會又上了幾個菜來了,這還沒一刻鐘菜就齊了,王文英看了看菜,說道:“嬰寧的這些書院朋友有心了,你們看,這‘什錦蝦仁’就寓意這前程似錦,這‘蹄膀’寓意著題榜,這‘炙燒雉雞’寓意著展翅高飛,這‘東坡肉’是蘇學士創制出來的,還有這‘糟蟹’陸游和楊萬里都曾寫詩誇讚的。”
這一席話王文英娓娓道來,大家聽得都開心不已,曉梅是眉開眼笑了,嬰寧也是高興不已,兩腮通紅。盧林更是聽得目瞪口呆,一愣一愣的,這幾個菜居然還有這麼多說法,他點菜的時候哪裡想過這麼多,後面加的這三個菜還是戴水芸說的,他覺得大家都點了也就點了。心下倒是對著戴老闆有些佩服了,在這南湖橋開畫舫,開得廬陵城遠近聞名獨一份,不是虛的,真是有點本事,對這王文英更是真心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