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98/198282/94903522.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江湖十三之風起-第三十六章 祭拜(第3頁),舞昺十三么,殊沙中文
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三十六章 祭拜(第3頁)

舉目四顧,目光可以看得極遠。三叔指著四處跟盧林分說,南邊是興國,待會要往這個方向去,西北就是廬陵城了,盧林瞪大眼睛似乎隱約看出廬陵城的風貌,東北面就是吉水和恩江,恩江是醉翁故里,西南就是太和了。盧林沒想到這大烏山山頂盡然可以一覽周邊無餘,形勝之地是也。

回到寺內略微洗漱後,謝過寺廟僧人,盧林跟著三叔下山。才沒走幾步,盧林見三叔站在牌坊下,牌坊有四個字‘進步登天’,盧林會心笑了,確實如此。

三叔說道:“這是解大才子留的。”

盧林細看才看見留名。

三叔說道:“此山原名大霧名山,就是解大才子來過後改了名字叫大烏山了,據說那日大才子進玉皇殿瀏覽,突然風起燭滅,頓時烏漆嘛黑的,大才子笑言這那是什麼‘明山’,明明就是‘烏山’,於是‘大烏山’這個名字不脛而走。”

盧林聽了大笑不止,原來還有這個典故。

三叔指了指旁邊的石屋道:“看看這個就下山了。”

盧林走向前去,直接石屋大門上方石刻四字‘永鎮江南’,再仔細看了看,盧林不禁驚呼:“原來是文丞相手書。”想想剛才在山頂四顧之見,文丞相起兵來此似乎理所應當。

三叔說道:“當年文丞相起兵,曾經到此,留下這四字的願望是好的,可惜終未如願,僅餘四字讓後人緬懷。”

下山後一路向著興國而行,離興國還有十餘里的時候轉道向西,中午在一個叫三寮的地方吃的午飯。此地豆腐算得上是一絕,遠比永和豆腐的品類多,盧林點了沒有見過沒吃過的釀豆腐和香煎四角豆腐、油炸豆腐。盧林吃過後覺得不太習慣這種口味,尤其是釀豆腐居然是甜的,也就是品類多,不如自己吃習慣了的永和豆腐鮮香爽滑。

休憩的時候盧林聽三叔講三寮的事:三僚,原叫寮溪。風水大師楊筠松和曾文辿、廖瑀戰亂避世,尋到此地,發覺風水不錯,南、西、北環山的一個小盆地,於是三人搭茅棚住下,茅棚為寮,故稱三寮,於是三寮這個名字就這樣叫開了,幾百年來號稱是江右第一風水村,村人世代以風水為生。

盧林也不懂所謂風水之說,四處轉了轉也沒發覺有何出奇之處,就是覺得風景還不錯。倒是三叔又說文丞相起兵勤王途經此地,也在此募兵。

到了未時,啟程繼續前行,已經過了雩山,路也好走了許多,三叔說今天趕到瑞金就行,明天上午就可以到得汀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