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頂(第2頁)

 沈掌門他們聞言頓時一驚,馬上詢問起來了,盧林和姜星冉又再說了一遍;沈掌門他們聽後也是明瞭妙靜散人如此重視的原因,鍾惠仁是從西關回來的,如今西胡有白毛災爆發引起西胡人南侵,自然是毫不猶豫的說去那邊坐鎮。

 這事峨眉不敢輕視,需要好生商議,隨即沈掌門問及盧林和姜星冉會在峨眉停留三日,還想多挽留幾天,盧林卻是要趕回臨江坊,就由古耀這兩日先陪著盧林和姜星冉,第三日盧林和姜星冉離開之前再來一起商議。

 晚筵結束之後,古耀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去歇息,黃雲英有住處,就住在妙靜散人旁邊,今日是段南離和謝玉屏來帶著她去坊市看看。這兩天盧林和姜星冉都是分開來住的,在七姑姑那裡可沒敢住一起,如今在峨眉也是一樣。

 次日一早,古耀早早過來找盧林了,帶著盧林去吃早飯,姜星冉那邊黃雲英和段南離過去了;吃過早飯,黃雲英本想帶著盧林、姜星冉在峨眉山上轉轉看看,古耀卻說想和盧林先商議事情,明日一早再去金頂看看雲海日出,於是黃雲英只好先回妙靜散人那邊去了。

 古耀也沒喊多人過來商議,就是姚遠、白行樂、卓邯、常彥爍、段平、劉公弘、謝玉屏他們幾人和段南離八人。

 這一說就說了一天,中午黃雲英過來一起吃飯就沒有走了;上午說的都是合浦之事,龍城那邊青龍幫、烈火堂還有周掌櫃的情況盧林都說了,若是峨眉這邊過去,就直接去合浦鏢局找人,昭通白氏也會過去,估計也就比峨眉早幾天到合浦;下午盧林就說及了南洋的經歷,眾人聽了都是起了去一趟見識一下的想法,連黃雲英也想去看看。

 吃過晚飯後,黃雲英就說帶著盧林和姜星冉連夜登山去金頂,不然明天趕不及,古耀他們明日要去向沈掌門、鍾惠仁商議。

 戌時過半開始步行登山,舉著火把走了一個時辰左右,到得金頂,此時金頂烏漆嘛黑的一片,只有幾間殿堂樓閣還有微弱的燈光隱隱約約;黃雲英來過幾次了,此處有妙靜散人的庵堂;盧林和姜星冉還記得那日沈筠從兵部出來後,到將作監匠房,說及不能和裴易在一起就打算去找妙靜散人,到金頂庵裡出家來著。

 山上不止是那幾間隱隱透光的殿堂樓閣,還有峨眉弟子居住的屋舍,此時都早歇息了,四周黑乎乎的一片,沒來過還真不知道,黃雲英熟門熟路的帶著姜星冉去住一起了,盧林獨自住一屋。

 七月三十日一早,寅時過半,天還未亮,黃雲英就來敲門,說是去看雲海日出,三人舉著火把來到峰頂一處平闊岩石處坐下靜候日出。

 黃雲英說此處叫做攝身崖,此時正是破曉之前,四周漆黑一片,盧林卻似乎忽見一光如螢,還以為眼花了,姜星冉也說看見了,黃雲英笑道:“這就是金頂神蹟聖燈,上次來我也看見過了,只是當時是月半之時,沒今日這般亮眼,一會兒之後會越來越多。”

 盧林看向漆黑空濛之中,隨即又有數點燈如螢在跳躍,漸漸越來越多,在黑暗的山谷飄忽不定;從最初隱隱有一二點,如星飛在巖壑上下間,後來是為數十,又有數百,往來飄忽,移時而散,竟不知何物?

 黃雲英還好,見識過,盧林和姜星冉卻是覺得頗是神奇,還很神秘,問及黃雲英,都說存在有無數年了,沒有人明白是何故,有釋門好事者說這飄忽出現黑暗之中的聖燈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這種說法盧林也認為是好事者誇大其詞,他去過九華山小廟兩次,第一次是誤打誤撞,心法同源的緣故,阿耨大師是有數極境高人,隱居九華山中,不顯於世,只為守護菩薩道場,小廟簡陋清貧,還不是一般的清貧,就是釋門中也沒幾個可枯守乞叉底櫱婆,也就是地藏菩薩道場,無論是阿耨大師,還是弟子多羅可沒有這般說道。

 過得一會之後,東方的天空,上下漆黑一色之間,突然開出一線,縷縷紅霞光射而出,旁邊的雲彩頓時如同染上金黃之色,金黃雲彩出現,漆黑空曠的空濛頓時顯現出紫藍色的天幕,再幾息之後吐出一點金紅色之光的旭日頂端,一點一點緩緩升起。

 此時盧林聽見驚呼之聲,轉頭看去,見到四周多了不少人,有峨眉弟子,也有江湖人士,還有一些尋常普通遊人和一些士子,這些人或是披著絮衣或是擁毳衣,一個個眼睛瞪得老大,張著嘴看著眼前的景色。峨眉弟子應該是照看眾人防備意外之事發生。

 旭日逐一點一點的圓潤了起來,然後又是半圓,色成桔紅、金紅;再過得一會,一抹稍瞬即逝的紅光閃過,一輪通紅圓的旭日高掛在天邊。

 此刻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四周,只見東面千山萬壑歷歷在目,江河似白練環繞,匯合於隱約可見的嘉定城。順著往南面看去,有山從右平分,為整個峨眉山之中,那山是二峨山;再遠一些,就是此山之季,三峨山,最初的三峨三山鼎列,如相揖讓。環山之水,皆如龍如虯、如帶如襟,旋繞目前,不可勝數。

 西北方,層嶂崒嵂,直插天表;稍南之山,方峙如屏風,獨超群岫,再往西,一派萬里,如鋪雲,如傅粉,如堆綿,環於天之西極者,是大雪山是也;山以高而積雪,雪以積而增高,銀妝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綿延,聳立於眾山之上,在旭日映照下,如同巍峨的金山一般。

 再過得一會,有白雲竟然從山中冉冉升起,頃刻之後,茫蒼的雲海,雪白如絮,散滿在山間,無邊無涯,有白雲飄來,四周朦朧了起來,盧林站在那裡,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受;山風吹起,雲海隨風四散而開,山峰顯露出來,猶如海中的島礁一般了,雲海再匯聚一起,如同潮汐掩映了島礁一般。風起雲散,風止白雲頃刻間鋪滿,萬壑皆平。

 雲海時開時合,氣象萬千,盧林感嘆風起雲湧不過如,雲海在風吹來之時流動極快,有時翻滾洶湧如浪濤,有時飄逸舒展,似大海揚波,盧林還看見雲海忽然激起如雲柱,騰空而起,又緩緩散落下來,化做細絲般的雲線融入雲海之中。

 見到這樣的景緻,人人都是在驚歎這幻變的雲海,盧林再仔細看看身周攝身崖,他們三人就站在這巖崖邊,竟然望不到底,只見怪石嶙峋,突兀屹立,令人膽寒,再往下,雲霧封鎖,什麼都看不見;黃雲英說攝身崖這裡歷來有捨身之人,但是崖底兇險,人跡罕至,沒有人去探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