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二章 鳳笙(第2頁)

 船在長春河上慢慢行駛,八人在艙中吃喝得熱鬧,風景都沒有怎麼去看,一直吃到未時過半,都說酒足飯飽了,飯是都沒有吃的,留給舟子和船孃吃了,盧林炙烤的食物是吃得七七八八了,尤其是十幾條魚吃得乾乾淨淨,都說這魚炙烤後吃起來特別香。

 慕容小寶和蕭墨還跟著盧林學著炙烤起魚來了,手法會了,味道卻是還差了一些,盧林說她們去了姑蘇後多烤幾次會更好;程鳳笙臨別時說中午這炙烤勝過去揚州大酒樓吃,回去準備讓府裡的廚子也學著這樣來。王二公子不知道想起了什麼,下了船後就拉著程鳳笙匆匆告辭了,程鳳笙告訴盧林下午早點過來。

 晗師姐鼻子似乎靈敏了許多,對於盧林他們身上炙烤後的味道特別敏感,讓盧林他們回金波樓洗漱一番後再去程家。

 到得程家之時申正三刻了,程鳳笙和王二公子也才回來沒多久,程家的庭院確實更大也更精美雅緻一些,比起盧林去過的王家、江家、葉家……要更顯得闊氣一些。

 程鳳笙本想先帶著盧林去客廳喝茶,但是盧林想見識一下【丈量步車】,王二公子就先帶著蘇師兄、晗師姐他們四人去了客廳喝茶,盧林和姜星冉跟著程鳳笙去了偏院。

 見到這【丈量步車】之時,盧林還不覺得如何,等到程鳳笙喊來一個家僕過來,將那【丈量步車】使用之後,盧林這才覺得這【丈量步車】的確不凡,難怪王文英如此盛讚,還會透露海運的消息給程家,值,很值得。

 這【丈量步車】是木製的外套,中間是一個【十】字樣式的支架,然後中間繞著數十圈竹製的篾尺,這中間固定的是鐵製的轉心,還有鑽腳和環等部件,鑽腳插在測量點,篾尺隨意收縮測量;這確實有點像木工的墨斗的轉輪,可盤卷又可拉直。

 以前測量田地,盧林是見識過也去測量過的,在林戴裡初建之時,都是全憑繩尺以牽量,但跟這【丈量步車】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繩尺是放在木箱子裡,用車推到需丈量尺寸的田間地頭時,再將它從木箱裡取出才能使用,繩尺丈量之時,一般需要三人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尺體於起點處,並負責記錄兩邊繩尺的讀數,另兩人則是一人一邊、方向各異地拉長繩尺到丈量段終點處完成一次丈量。

 這繩索鬆緊變化太大、差錯率太高,若是再遇見暗中使壞之人,這繩索一送一緊,最終測出來的結果就差別很大了,因為測量田地的糾紛千百年來都是層出不窮的,哪裡都有,對薄公堂的還是好一些的,當場打死人的事情是常有的,村與村之間,家族與家族之間因此引發械鬥也不稀奇。

 這【丈量步車】就沒有了這些弊端,篾尺上都有精確刻度的,篾尺連接都是用銅絲纏繞,固定得很結實,不存在伸縮的可能了,篾尺收放均從外套的匾眼中進出,鑽腳準確插入田地測量點,一人也可以用之,丈量、讀數、攜帶都極為便捷。

 這【丈量步車】中間纏繞的篾尺,選用的都是青嫩平直的竹子,製作出來後本就極為光滑,還塗抹了明油於其中,使用起來極為順滑,比起用繩尺所需時間就少了七成以上,而且這篾尺使用之後縱然是汙泥沾染,擦拭之後即可繼續使用,過多的話清洗一下即可。

 程家這個【丈量步車】製作不錯,可以測量最長有五十餘丈,盧林想著王文英謄錄了圖紙去找黃雲峰製作,機關坊的那些能工巧匠應該會製作得更為精巧了,而且估計還做了測量百餘丈長的【丈量步車】出來,有了這個【丈量步車】帶去溫陵、番禺那邊用起來,便沒有什麼測量爭執的糾紛了。

 對於這位程家先人,盧林也是佩服不已,果真是處處有奇人啊,多問了程鳳笙一些情況,得知這算是程鳳笙的族太爺爺了,輩分是高,但是出生卻是晚,也只是十五年前去世的,年輕時是在各地行商的,【直指數算統宗】是在他六十歲左右總結出來的,【丈量步車】製作出來還要更早些年。

 這位程家先人行商之時就遨遊吳楚,博訪聞人達士,遇有耆通數算者,輒造訪問難,孜孜不倦;四十餘歲後,倦於外遊,便棄商歸故里,認真鑽研,吸取各家算法精華,就有了這【直指數算統宗】和【丈量步車】。

 程鳳笙說最早的【直指數算統宗】應該比【丈量步車】出現還早一些,在程家各地各處的商鋪用過之後,幾經修改才有如今的【直指數算統宗】,【丈量步車】最初也是很笨重的,也是後面改進了多次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

 看完之後,程鳳笙又帶著盧林和姜星冉在各處看了看,等到有僕人來說筵席已經準備好了,這才去了飯廳,等到一看,不僅是程鳳笙的父母和哥哥在,王二公子的父親和那王大公子也來了,那天中午盧林跟著二師伯去吃飯都是匆匆見過兩位長輩,依稀有些印象。

 席間程鳳笙的父親和王二公子的父親說及了走鏢之事,他們這些徽商除了和二師伯合作之外,揚州、江寧、姑蘇、臨安、湖州這些地方的鏢局都是一直合作的;王二公子在家中別的事情沒怎麼做,倒是常常和鏢局往來的,呼朋喚友的去長春河畫舫玩耍多少和那些鏢頭鏢師去的,熟悉一些鏢局之事,也知曉臨江鏢局如今的名頭。

 如今哪個鏢局說起臨江鏢局來不都說是江湖第一鏢局,因此中午吃著炙烤喝酒時,盧林提及了要去明州籌建臨江鏢局分局的事,王二公子就很上心了,吃過飯就趕緊回家去說了,其父兄聽了就過來了。

 程鳳笙的父親和王二公子的父親是知曉明州的扶桑倭患情況,他們這些商家對這運送貨物向來都很看重,不然也不會和天青樓以及各個鏢局交好,這海運的貨物都是稀罕搶手的,自然更為關切,詳細問及盧林臨江鏢局在明州分局的情況。

 盧林如今還沒有太大的眉目,只是袁空這麼說了後,他有了這些想法,如今被問起,仔細思索了一下後,保守的說應該有十幾個鏢頭,等去了明州後,再聯繫一下,可能會更多一些。

 程鳳笙的父親聽後直接就拍板說,以後他們幾家的貨物都就全部交給臨江鏢局明州分局來護送,至於揚州的幾大鏢局,明日他就安排中午到金波樓來吃飯商議;盧林要去江寧,也會寫信給盧林帶去江寧,姑蘇、臨安、湖州等地的鏢局他也會寫信過去,讓他們去明州等候盧林一起商議。

 盧林沒想到這麼順利,頗是意外,如此看來,那臨江鏢局明州分局也會極為壯觀了,海運一開,鏢頭自然是多多益善,程鳳笙的父親還說鏢局這邊承建屋宇的費用他們來出了,王二公子的父親也附和著說這個他們承擔了,讓盧林不要推辭,是他們的一點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