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兵書(第2頁)
再有就是一些遠古之戰,距今已有數千年了,究竟如何已是不可考;這書中第一頁就記載了四次遠古之戰,第一戰是阪泉之戰,記載僅僅五十七字: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五種,撫萬民,度四方,叫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然後就是第二戰,涿鹿之戰:蚩尤作亂,不用帝命,又徵諸侯,使力牧、神農、皇直討蚩尤氏,擒之於涿鹿之野;使應龍殺之於兇黎之丘。
第三戰是鳴條之戰: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而諸侯昆吾氏為亂,商湯乃興師率諸侯,先伐昆吾,勝之,轉而伐夏桀,作湯誓,與夏桀戰於鳴條之野,夏桀敗走鳴條,遂放而死。商湯代夏桀為天下共主,並封夏之後於杞地也。
第四戰是牧野之戰:也就是武王伐紂,周滅商之戰,當是時,帝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強抱其樂器而餎周;周武王得知後,遍告諸侯說,紂行暴虐,罪人以族,天命無常、惟德是輔,欲伐之;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共議剪商,隨後雙方戰於商都朝歌之牧野。
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敗走反入,登於鹿臺之上,衣其寶玉衣,取天智玉琰五環身,厚以自焚;此戰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史書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最後卻是落個眾叛親離,遭遇陣前倒戈,自焚而亡的下場;武王則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
後有詩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於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關於牧野之戰是盧林聽書聽得最多的了,那神怪封神演義就是以此為根基而寫出來的,此前學陣法之時,那些玄乎其神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周天星斗大陣、萬仙陣、生死幻滅陣、九曲黃河陣……就是來自於此,說書人口中的姜子牙就是武王的岳父呂尚。
此戰記載武王一方是以方陣進攻的,率領戰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穿戴甲冑的戰士四萬五千人,東進伐紂;出戰之前武王曾有言:今日之事,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勉哉!不過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勉哉夫子!
這說的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就是最初的方陣進攻只能行進六七布,然後就要停下來保持陣型再前進。
後面再就是記載了歷朝歷代的各種大戰,有長勺之戰,其中有曹劌論戰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說;城濮之戰,退避三舍、誘敵深入之說;桂陵之戰的孫龐鬥智,圍魏救趙;馬陵之戰,減灶誘敵,孫滅龐;鉅鹿之戰,楚霸王破釜沉舟,以少勝多擊敗秦軍,盧林在聽書的時候盧林記得清楚,還記得朗朗上口的那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說的就是此戰。
以至於後面的垓下之戰,楚霸王被圍垓下,四面楚歌,留下一闕: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楚霸王逃及至烏江,不肯過江,自言: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於烏江自刎而亡,令人惋惜。
三叔曾和盧林說及槍法時,提過楚霸王用大戟,號稱無敵,楚霸王自刎烏江後失傳了,後人緬懷楚霸王將大戟稱之為霸王槍,並尊為槍法之首,至於後世江東孫伯符勇冠一世,只稱小霸王;後世還有才女賦詩感慨: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看了一上午,盧林只看十餘頁而已,對於前面遠古四戰,印象最深的就是牧野之戰,和聽封神演義之書完全不同,尤其是其中記載的西岐圖謀滅商數代之言: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
等到後面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這西伯蓋就是周文王,被作帝紂囚羑里作周易之事,也是易經最初的來歷。這世間占卜抽籤扶乩問卦,大都是以易經為卦辭卦象來解,古之典籍記載常常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不同於初來兵部時葉成梁所說的: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話只說及戎,也就是兵者了,沒有提到祀了。
下午,馬侍郎和王侍郎給眾人又一本書,這本書只有薄薄的數十頁而已,上面有【吳孫子兵法】五個字,等到書發完了,葉成梁問及眾人上午看書有什麼問題的時候,盧林就問及了此事,為何現在不提祀之說了。
葉成梁說道:“你們都看了書,前面一些遠古戰事,記載不多,寥寥數語,但牧野之戰記載就多了一些,當時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其不僅是每戰之前都要祭祀,凡有大事皆祭祀,其祭祀所用,不是如今這般祭祀物品,還動輒以人牲來祭祀。
人牲用於祭祀之事,在帝紂之時,所用所為更為駭人,殺比干之後,朝歌更是人人自危,以至於到了牧野之戰,武王的兵力雖遠不如帝紂,卻是勝了,並在一天之內就擊敗了帝紂,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還如此速戰速決,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朝歌許多王公貴族,不堪忍受這種祭祀,陣前倒戈了。
等到西周替代了殷商後,對祭祀之事做了很多改變,殷商的規矩被廢除了很多;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以前是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惡,天能罰之;周人是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德配天;重民輕神,重民輕天,天人相分,於是乎天道遠,人道邇。
等到吳王闔閭得到胥王伍貟和兵聖孫長卿相助,在柏舉之戰,以少勝多大敗楚軍,破郢都之後,孫長卿之名漸漸流傳開了,其著有兵法十三篇,為世人所推崇,尊為兵聖,後世兵書再無出其右者,兵法韜略根本大多都在這十三篇之中,你們來的那天,我就講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這兵聖兵法首句,此後漸漸的就沒有提祀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