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墨潭(第2頁)
黃雲峰說道:“這是範先生安排的,端午時大水上岸了有一尺多深,去年範先生也問過村民,這裡每隔個十年八年就有大水,水淹全島,七八尺深是有的,只餘那山丘可見,所以就要這般來建造。”
王文英點了點頭,說道:“是我不懂這些了,大水是常有的,白鷺洲也是有記載的,只是我沒遇見過,這些確實是要提前做好防備的。”
到了山丘水潭附近,這水潭就是縣誌記載的墨潭,墨潭島之名也是因此而來的,只見在西北岸邊挖了一大坑,黃雲峰說就是船塢了,長有十餘丈,往南一直連接到工坊這邊,地勢是傾斜的,從工坊那邊開始,緩緩往下一個滑坡,最高和最低處相差有一丈半左右;船塢寬有四丈餘,靠河處堆土圍了起來一個堤岸一般的土堆隔開了。
黃雲峰指著各處和王文英解說,大船的各個部位構件都是在工坊那邊製作,工坊南邊清理出來的大片空地是堆放、加工木材的場所,木材處理好了送到工坊,工坊按照圖樣製作,然後到船塢這邊來組裝拼接,大船造好以後,堤圍掘開一口子,引水入坑,船就漂起,就可以入河了,若是枯水時可以掘開水潭這邊來引水。
大坑四周正在搭建底柱,也有一丈多高,黃雲峰說工坊那邊再有一個月就建的差不多了,往南那邊會堆砌土石抬高地面,建一些宅子以供工匠們居住和堆放材料,這船塢要三個月後才可以建好,不過也不耽誤工坊那邊先開始製作各個構件。
本來這墨潭船塢是要建造得比如今大數倍,大掌櫃回來後和範先生商談過一次,這裡就造一些江河之船,熟練一下造船技藝,培養一些工匠出來,就這作用,江河用船不是多麼稀罕的,主要還是要放到海邊去建大船塢。
王文英坐過船可沒有見識過造船,這次來了就看得很仔細,拉著黃雲峰一直在船塢四處邊看邊詢問;巳時一刻左右,盧林則是被回來的雅師姐喊走了,蘇師姐只是帶著鳳兒和皓兒四處看了看就去岸邊嬉水去了,還打掃好了一處空地,撿了好些柴火。
雅師姐真是說到做到,就抓了七條魚,都是兩斤左右的,帶回了鹽和佐料還有一把剖魚的刀。盧林剖洗後開始炙烤,差不多小半個時辰才炙烤好了,喊了黃雲峰和王文英過來吃,七人吃完就差不多要回去了。
鳳兒和皓兒似乎是意猶未盡,在船上一直纏住盧林,指著水裡說道:“魚…盧林…哥哥…魚…”
蘇師姐見狀笑道:“師弟,你這炙烤技藝果然饞住了這兩個小傢伙。”
盧林無奈道:“鳳兒、皓兒你們不能多吃,你們回去問過爹孃再說。”
鳳兒和皓兒聽了,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上岸後看著水面一步三回頭的有些不捨。
等上了馬車,蘇師姐和雅師姐商量道:“師姐,這鳳兒和皓兒我們帶著到一旁去吃,可不能被三師伯他們見到,吃完了再帶他們回去。”
兩位師姐還在不停的囑咐鳳兒和皓兒,說回去不能和三叔、三嬸提及吃過烤魚的事情,不然下次就吃不到了,鳳兒和皓兒只是不停點頭咿咿呀呀說是,王文英聽得都笑個不停。
盧林在前面駕車聽得更是大笑不已,回頭說道:“師姐,若是三叔三嬸知曉了,你們擔下啊,可別說是我的主意。”
雅師姐啐了一口,說道:“師弟,安心駕你的車,放心,牽連不到你。”
蘇師姐說道:“我們不說,難道我們會炙烤?三師伯他們不知道?鳳兒和皓兒只要漏了口風,師弟你肯定逃脫不了干係。”
盧林說道:“下午我就不過去了,我去林戴裡看看去。”
差不多午時趕回來的,還沒到會客廳,只見從戲臺那邊開始,一路停著許多馬車和駿馬,這是來了多少人啊,停放了馬車後,盧林到會客廳一看,偌大的會客廳來了二三百人,大掌櫃和郭文正忙碌的招待這些賓客,林老闆和戴老闆也都在一旁幫忙。
王文英見到太守和太守府的官吏也都來了,便和盧林說了一聲,去和太守打招呼去了;盧林和黃雲峰去問郭文有什麼要幫忙麼,郭文說完全沒想到來了這麼多人,風雲酒樓那邊中午都歇業了,吳仁帶著酒樓的人都在這邊幫忙,讓盧林和黃雲峰去飯堂那邊看看準備得如何了。
盧林和黃雲峰去了飯堂,吳仁和二廚子帶著人忙得不亦樂乎,盧林見狀就去幫忙配菜,黃雲峰去洗菜擇菜了。
二廚子說大掌櫃只准備十桌的,結果這從辰時開始就不停的有賓客來賀喜,從十桌加到了二十桌,就連忙讓戴水芸去把吳仁找來幫忙了,普通的菜是夠了,那些精心準備的大菜可是不夠,把風雲酒樓的菜都讓人去運來了,現在已經二十六桌了。
吳仁見到盧林回來了也頗為高興,這菜餚不夠,提議讓盧林弄份天寧豆腐給大家嘗一嘗,這可以抵得上一道佳餚了。盧林也沒有推脫,說最後他來每桌弄一份。午時三刻二廚子讓黃雲峰去告訴大掌櫃可以安排賓客入席了。
待得二廚子和吳仁炒完了菜,盧林這才去弄了二十六份天寧豆腐出來。這忙完都差不多午正二刻,這都吃的應該差不多了,二廚子和吳仁都是渾身是汗,大夏天的忙成這樣,都去旁邊水井打水從頭到腳的衝了幾遍水,才舒服了。
盧林聽得小酒樓那邊坐滿了,會客廳那邊也坐了十桌,這郭旭的百日筵不比郭文成親時少多少人,便讓人去和黃雲峰說一聲,自己就不去過去吃席了,就在飯堂這邊和吳仁、二廚子三人光著膀子吃開了。還有一個原因是上午在桃花島烤魚可是他烤的,也不知道三叔三嬸知不知道。
有吳仁在,二廚子主動去炒了幾個菜,盧林做了份天寧豆腐,之前二廚子見到盧林的刀工就知道自己是學不會這道菜了;三人就在二廚子平常歇息的小間一起邊吃邊聊了起來,二廚子不知從何處拿出一罈酒來的,恭恭敬敬給吳仁敬酒,然後請吳仁和盧林點評了一下他的廚藝,吳仁說二廚子是略微有些提升,也就這樣了,廚藝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了,建議二廚子從菜品去增加一些特色。
盧林不是很懂,就請教吳仁,吳仁說道:“這廚師炒菜到了一定的年紀基本就定型了,你的習慣和口味已經融入到平常的烹飪之中了,廚藝也就這樣了,略微的改變可以做到,大的變化是不會有的了,以前你學不會的,以後也學不會。最好的改變就是去研究一些菜品出來,菜餚就多了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