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發狠,各打十大板(第2頁)
不是
什麼玩意?
什麼情況?
不給解釋,不為自己辯解,不做出合理的解釋。
上來就直接要對,從太祖皇帝開始,就勒令的言官無罪,可於朝堂上直接諫言的言官動手?
短暫的愣神片刻。
大殿內。
一時之間所有的文臣,瞬間就不淡定了,也沒辦法淡定了。
一個個此時此刻也是再也坐不住了,沒辦法站在一旁看戲,靜觀其變了。
只能夠為此事下場了。
隨後,一個個原本隱匿於暗處,企圖操縱朝堂的大臣,直接從暗處跳了出來,諫言道:
“且慢!”
“漢王爺”
“此舉不妥。”
“甭管是禮法、大明律例皆無這樣的先例。”
“刑不上言官,不上敢於諫言者。”
“此來太祖皇帝那時就立下的規律和律例。”
“王爺.”
“你這是要違背禮法、大明律例,違背祖宗定下的規矩嗎?”
“如此肆意妄為之舉,這般聽不得諫言,加害於敢於直言的言官。”
“往後,還有何人敢於朝堂上說真話,敢於朝堂上諫言?”
“此乃禍國殃民之舉。”
說話的同時。
一眾群臣直接跪拜了下去。
一個個全都不留餘力的為那名,已經被禁軍侍衛給加起來的言官辯解,為其開脫罪名。
同時藉機言語裡夾槍帶棒,明裡暗裡的狠狠的抨擊了朱高煦一番。
就差明言,指著朱高煦的鼻子臭罵了。
對於這些人悻悻然作態,朱高煦不置可否,饒有興趣的環視了一圈跪伏在地上請命勸解抨擊的群臣,微微上揚的嘴角處浮現出一絲耐人詢問的冷笑,話鋒突然一轉,道:
“喔?”
“意思在爾等口中,本王此舉乃是十惡不赦?”
“背祖離宗,不孝不仁?”
“還是說諸位覺得”
說話的同時,他指了指跪伏在地上的那名言官,繼續道:
“他所言在理?”
“沒有絲毫的罪過,沒有絲毫的錯?”
這話問的。
可謂是漏洞百出,卻也又像是無能、憤怒亂了陣腳的怒吼。
一眾聽了這般問話群臣們,一個個非但沒有絲毫的不高興,其一個個的心中反倒是略顯有些歡呼雀躍的感覺。
對於他們來說。
不怕你撒潑耍諢,就怕你死豬不怕開水燙。
只要撒潑耍諢,那就代表著勝利的天枰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向他們傾斜。
這般情況,亦是他們最想看到的事情。
因為人一旦開始撒潑打諢,就代表著那人已然被逼到了絕境,已無路可走了。
而表現出得撒潑打諢,不過是企圖矇混過關,裝聾作啞的手段罷了。
而後臺下的一眾站出來鳴冤百官們,不禁彼此對望了彼此一眼。
“王爺此言差矣。”
“我等可沒有說,此番諫言就一定對。”
“而是就事論事。”
“此番事情上,哪怕言官言語有失偏頗,亦非戰之罪,更不該承受這樣的責罰。”
“王爺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最好的處理方法,則就是解釋清楚、給出合理的答覆方可。”
“畢竟言官哪怕有錯,他行事的初衷,卻不是壞的,一切都是為了咱們大明江山社稷,百年基業著想不是?”
此言說的。
不可謂不冠冕堂皇。
簡直是站在了道義的至高之處點評。
不過對於這些個言語,朱高煦表面上古波無平,心中對於這些人,高談的闊論卻是嗤之以鼻,壓根就半點都沒聽進去。
但他卻未第一時間出言呵斥這些個各懷鬼胎的人。
“喔?”
“諸位愛卿,可真的是‘思路清晰’啊!”
“不過.”
說到這裡,朱高煦神情突然一肅,瞳孔中半眯著的雙眸猛然睜開,話鋒突然一轉,道:
“來人.”
“將方才站出來求情,高談闊論的人都給我拿下。”
“也不用客氣,既然他們選擇給別人求情,那亦證明其願意與之共患難。”
“對此,本王心生憐憫。”
“於他們這些人的情誼,也著實讓本王‘感動’。”
“如此,就只執行三分之一,所有人一視同仁,各打十大板。”
“一切打完再說。”
此言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