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英國要反思(第2頁)
“既然無法擊敗澳大利亞,那麼我們就要接受現實,儘可能減少損失。”
鮑德溫務實,少虧一點是一點。
“我們不能就這樣狼狽離開,即便撤離,也要儘可能給俄羅斯人制造麻煩。”
邱吉爾陰險,希望美國接手英國在澳大利亞的資產。
美國每年鋼產量超過3000萬噸,對鐵礦石的需求極大,邱吉爾相信美國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肯定感興趣。
一旦俄羅斯控制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肯定會優先供應俄羅斯鋼鐵企業,這會讓美國鋼鐵企業在和俄羅斯鋼鐵企業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儘快結束這一切吧!”
鮑德溫心力交瘁,帝國會議不僅沒有讓英國走出陰霾,局勢在繼續惡化。
一個月前,英國本土艦隊和美國大西洋艦隊在北海舉行聯合演習,效果不錯,基本達到目的。
俄羅斯大西洋艦隊不甘寂寞,在英美海軍演習期間,多次派出軍艦和軍機闖入英美演習地區,全程圍觀,險些和美軍軍艦爆發衝突。
接下來英軍還會和美軍舉行更大規模的演習,演習內容也會從海軍擴展到陸軍和空軍,到那時,英美聯盟將水到渠成。
表面上美國和英國越走越近,可實際上美國人和俄羅斯人一樣都是狼子野心。
澳大利亞獨立後徹底倒向俄羅斯。
加拿大還沒獨立呢,已經抱上美國人的大腿。
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習的同時,美空軍和陸軍,正在和加拿大空軍、陸軍舉行聯合演習,兩國關係快速升溫。就在美加聯合演習結束後,加拿大軍方從美國簽訂了價值4500萬英鎊的採購合同。
這個貿易是以以貨易貨方式進行,加拿大會向美國提供價值4500萬英鎊的工業原料,以換取美國的戰鬥轟炸機和裝甲戰車。
讓鮑德溫難受的是,加拿大從美國購買的,是美軍在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戰鬥機和戰車。
這些戰車又是英國提供的。
英國現在還有大量世界大戰期間的武器裝備庫存,加拿大如果想買,英國多的是,價格還會更便宜。
這份採購合同明顯就是保護費。
讓鮑德溫更難受的是,美國人和英國越走越近的同時,還和俄羅斯勾勾搭搭,三心二意。
這也正常,美國從來都是兩頭下注,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除非勝負已定,另一方已經完全失去價值。
鮑德溫希望能以英國在澳大利亞的資產,離間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沒想到美國駐英國大使查爾斯休斯不上當,不上邱吉爾的賊船。
休斯給出的理由還格外冠冕堂皇,稱“美國無意涉足英聯邦內政”。
無意!
呵,你無意個嘚啊。
如果把澳大利亞的資產換成加拿大,看美國是否有意。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盛頓和亞歷山大之間可能存在秘密協議——”
邱吉爾以己度人,否則不可能如此默契。
雖然國際聯盟秉承威爾遜提出的十四點,承諾杜絕秘密外交,以公開協議替代秘密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