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623章 自留地
第623章自留地
俄羅斯被英法聯手坑,不是第一次了。
小尼古拉卻還是將希望寄託在英法的承諾上,天真到可憐。
現在小尼古拉終於明白喬治戰前為俄羅斯帝國設定的策略是對的,可惜為時已晚。
蘇霍姆利諾夫來到君士坦丁堡,希望喬治能拯救北線俄軍。
如果布魯西諾夫或者瓦西里,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馮·畢洛或馬肯森擊敗,興登堡就要抽調一部分兵力增援奧匈帝國,小尼古拉或許還能反敗為勝。
可這又談何容易,馮·畢洛和馬肯森都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布魯西諾夫和瓦西里的兵力雖然佔據優勢,但想一口吞掉馮·畢洛和馬肯森,純屬痴人說夢。
都是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手抓住破綻,就算20萬頭豬,都要抓半個月。
讓喬治想不通的是,小尼古拉手下的兵力,同樣是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一倍左右,縱然攻擊乏力,可無論如何都不該連守都守不住。
“德國人得到了波蘭人的幫助,波蘭人大概以為德國人是去拯救他們的——”
蘇霍姆利諾夫的嘲諷既是給波蘭人的,也是給小尼古拉的。
自戰爭爆發後,小尼古拉和蘇霍姆利諾夫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至於波蘭——
一直以來,波蘭都是帝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歷任華沙總督為鎮壓波蘭人的反抗,在波蘭實施強硬的統治政策,這不僅沒有徹底解決波蘭問題,反而導致波蘭人的反抗意識愈發強烈。
德軍攻入波蘭後,波蘭人自發行動起來,組成起義軍配合德軍作戰,俄軍在波蘭不僅失去了本土優勢,反倒像境外作戰一樣處處被動。
但即便如此,把俄軍失利的原因簡單歸咎於波蘭人的反抗上,明顯誇大了波蘭人的作用。
“你也知道,巴爾幹戰區現在處於三線作戰,每一個方向都很重要,我必須小心謹慎。”
喬治也真不是推脫。
楊科夫在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之後,已經停止攻擊。
不是楊科夫不想繼續追殺穆罕穆德五世,而是戰線已經達到極限,繼續往前推進,脆弱的後勤補給線就會崩斷。
俄羅斯打奧斯曼帝國不需要動員。
反過來也成立。
奧斯曼人對入侵俄軍極度反感,楊科夫為鎮壓各地奧斯曼人的反抗,不得不在各地分駐兵力,這導致楊科夫在前線只剩下6個師可用。
奧斯曼人正在繼續動員,楊科夫已經給喬治發電報,請求喬治派兵增援,否則楊科夫就要被迫從奧斯曼首都撤離,避免被奧斯曼帝國優勢兵力包圍。
布魯西諾夫面臨的情況,和楊科夫差不多。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確實是生活著很多塞爾維亞人,彼得父子對解救塞爾維亞人念念不忘,可他們從來沒問過生活在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人,是否需要他們解救。
奧匈帝國在吞併這兩地之後,斐迪南大公採取懷柔政策,收穫了很多當地人的好感,彼得父子純屬一廂情願。
俄羅斯被英法聯手坑,不是第一次了。
小尼古拉卻還是將希望寄託在英法的承諾上,天真到可憐。
現在小尼古拉終於明白喬治戰前為俄羅斯帝國設定的策略是對的,可惜為時已晚。
蘇霍姆利諾夫來到君士坦丁堡,希望喬治能拯救北線俄軍。
如果布魯西諾夫或者瓦西里,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馮·畢洛或馬肯森擊敗,興登堡就要抽調一部分兵力增援奧匈帝國,小尼古拉或許還能反敗為勝。
可這又談何容易,馮·畢洛和馬肯森都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布魯西諾夫和瓦西里的兵力雖然佔據優勢,但想一口吞掉馮·畢洛和馬肯森,純屬痴人說夢。
都是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稍有不慎就會被對手抓住破綻,就算20萬頭豬,都要抓半個月。
讓喬治想不通的是,小尼古拉手下的兵力,同樣是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一倍左右,縱然攻擊乏力,可無論如何都不該連守都守不住。
“德國人得到了波蘭人的幫助,波蘭人大概以為德國人是去拯救他們的——”
蘇霍姆利諾夫的嘲諷既是給波蘭人的,也是給小尼古拉的。
自戰爭爆發後,小尼古拉和蘇霍姆利諾夫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至於波蘭——
一直以來,波蘭都是帝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歷任華沙總督為鎮壓波蘭人的反抗,在波蘭實施強硬的統治政策,這不僅沒有徹底解決波蘭問題,反而導致波蘭人的反抗意識愈發強烈。
德軍攻入波蘭後,波蘭人自發行動起來,組成起義軍配合德軍作戰,俄軍在波蘭不僅失去了本土優勢,反倒像境外作戰一樣處處被動。
但即便如此,把俄軍失利的原因簡單歸咎於波蘭人的反抗上,明顯誇大了波蘭人的作用。
“你也知道,巴爾幹戰區現在處於三線作戰,每一個方向都很重要,我必須小心謹慎。”
喬治也真不是推脫。
楊科夫在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之後,已經停止攻擊。
不是楊科夫不想繼續追殺穆罕穆德五世,而是戰線已經達到極限,繼續往前推進,脆弱的後勤補給線就會崩斷。
俄羅斯打奧斯曼帝國不需要動員。
反過來也成立。
奧斯曼人對入侵俄軍極度反感,楊科夫為鎮壓各地奧斯曼人的反抗,不得不在各地分駐兵力,這導致楊科夫在前線只剩下6個師可用。
奧斯曼人正在繼續動員,楊科夫已經給喬治發電報,請求喬治派兵增援,否則楊科夫就要被迫從奧斯曼首都撤離,避免被奧斯曼帝國優勢兵力包圍。
布魯西諾夫面臨的情況,和楊科夫差不多。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確實是生活著很多塞爾維亞人,彼得父子對解救塞爾維亞人念念不忘,可他們從來沒問過生活在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人,是否需要他們解救。
奧匈帝國在吞併這兩地之後,斐迪南大公採取懷柔政策,收穫了很多當地人的好感,彼得父子純屬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