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特效(第2頁)
兩個主演都片酬就用了7200萬了,加上其他演員,劇組工作人員的費用,光人員開銷就奔著9000萬去了。
蘇言和項目組核算了幾遍費用,最後得出了一個1.7億的製作成本。
原版的投資是9000萬,不過那是因為兩個主演都片酬低,加上劇組在其他方面各種節省,所以最後的花銷也就低了。
但這部戲蘇言不打算省,該吃吃該喝喝,能弄的舒服一點就儘量舒服一點。
還有特效這一塊,雖然原版的也不差,但蘇言覺得其實還能更好一點。
反正有姐姐和陳元星在,那項目的招商就不會太差,廣告植入少說也能有個三四千萬,這前後一算,估計最終的投資也就1個億多點而已。
這點錢對千桐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招商這一塊還沒法進行,但其他方面卻也能開始推進了。
比如說特效這部分,蘆葦後期公司也是有特效部門的,但這個部門的實力很一般,蘇言就沒有找他們。
本著不差錢的選擇,蘇言選擇了國內頂尖的特效公司,聚光特效,這家特效公司2003年成立的,已經運營了12年了,公司創立至今為200多部影片提供過特效服務。
這家公司的特效水準很高,但也貴。
蘇言上門和他們負責人溝通了一下,《司藤》的特效,後期,都交給了這家公司,因為特效部分有些難估價,聚光特效的負責人也不清楚《司藤》的特效需要做到哪一步,有幾個鏡頭,所以最後給出了一個1200萬到2000萬的價格,波動有些大,嗯,這是整個後期處理的費用。
這個價格有些貴,但蘇言倒覺得能接受。
特效這一塊,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一點,大不了多投資點,別搞的不上不下的,讓觀眾一邊看一邊吐槽特效五毛錢。
特效費用初步談妥後,蘇言要進行初步的外景勘察了。
不過最先的外景篩選不需要蘇言去跑,劇組有專門的人去勘察,然後拍視頻,照片回來給蘇言看,等他確定後,在去現場跑一趟,確定拍攝地點。
除此之外就是姐姐的服裝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