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煮豬食(第2頁)
鄉下沒有別的來錢處,家家戶戶都養豬養雞,雞屁股就是鹽罐,豬肚子就是油罐。
養幾隻雞,下的蛋賣了賣鹽吃。養一隻豬,過年時宰了,醃成臘肉要吃一年,豬油熬了就是一年的油罐了。
所以鄉下人對豬啊,雞啊,這些畜牲愛惜得很,幹活回來寧可自己餓著肚子,也要先把畜牲餵飽。
他對小豬道:“別叫了,越叫越餓,我馬上來餵你。”
小豬哪裡聽得懂人話,見有人來,更是叫得兇。
白竹被炒得耳根子疼,回到灶屋想看看有沒有煮好的豬食。
灶屋很簡陋,和內牆垂直搭著一個一口鍋的灶臺,鐵鍋貴得很,很少有人家用得起兩口鐵鍋。
灶臺後面靠牆放著一個三層竹架,下一層放著洗菜的木盆,挑水的木桶等。中間一層放著日常用的碗筷,砧板菜刀,舀水的葫蘆瓢。上面一層放著蒸籠,筲箕,等。
靠著竹架有一隻大缸,他伸頭看了一下,有大半缸水,看來是個大水缸。
水缸外面有一個木櫃,他拉開櫃門看了看 ,裡面有半袋子白麵,半袋子紅紅的高粱面,半袋子黃黃的玉米麵。櫃子角落裡還有一袋白米,半袋高粱米,半袋玉米。
靠灶口這邊的牆壁放著一個泥爐子,上面偎著一個泥罐子,溫著熱水。
靠著門邊放著一個方桌,四條長板凳,是一家人吃飯的地方。
桌子上放著幾個大木盆,竹簸箕蓋著,白竹掀起簸箕看了看,是剩菜。
灶屋中間的空地上堆著一堆白菜葉子,是早上宴宴剝下來的老葉子。
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個空的豬食桶,沒有豬食。
他先把灶火生著,塞了幾根乾柴進去燒了半鍋水。
他準備剁白菜葉子煮豬食。
但他蹲不下去,稍稍蹲一下,屁股炸裂似的疼。
他在角落裡找了一個小板凳,扶著牆慢慢蹲下去,小心翼翼地搭了半個屁股在上面,拿過菜刀砧板開始剁白菜。
等白菜切碎了,他坐在凳子上,慢慢地把白菜裝進竹筐裡,再慢慢地扶著牆站起來,提著竹筐到灶臺前,把白菜倒進鍋裡煮。
他拿了掃帚,直著腰把地上的白菜末掃乾淨倒進雞圈裡讓雞們去啄。
他怕掙開了傷口,不敢用力,做得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