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消失的畫家(第2頁)
然而,經過警方仔細的勘查,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浮出水面——這個畫室根本就沒有窗戶,而且畫家心愛的花園,實際位於畫室的反方向。這一發現,讓整個案件愈發撲朔迷離。
那麼,畫家消失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自我逃離?還是遭遇了某種不可抗拒的外力?
或許,畫家是因為創作的瓶頸和內心的壓力,選擇以這種極端的方式逃避現實。近年來,他在藝術創作上力求突破,卻屢屢受挫,內心飽受煎熬。
評論家:“李逸風之前的作品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想要再創新高,難度可想而知,也許這給他帶來了太大的壓力。”
他在自己的畫作中虛構出一扇窗戶和理想的花園景色,象徵著對自由和美好的嚮往,然後離開了這個讓他感到束縛的地方。
又或者,這是一起惡意的綁架事件。罪犯熟知畫家的喜好和習慣,故意佈置出這樣一幅充滿誤導的畫作,以混淆警方的視線,掩蓋他們的罪行。
警察 C:“馬上排查畫家近期接觸的人員,尤其是有犯罪前科的。”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畫家已經深陷於某種嚴重的精神困境之中無法自拔,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幻覺和錯亂。在這樣異常的心理狀況之下,他離開了自己的畫室,而那幅詭異的畫作也恰恰是他精神世界徹底崩潰的真實寫照。
心理專家表示:“從他過去的經歷以及作品的風格來判斷,我們不能完全排除他精神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但是,目前這只是一個推測,還需要更多確鑿的證據來證實這個假設。”隨著警方調查的深入,小鎮上關於李逸風的討論也愈發熱烈。各種猜測和理論在居民間流傳,每個人都在試圖拼湊出畫家消失的真相。
居民乙:“我聽說,李逸風在消失前幾日,曾深夜在花園裡徘徊,看起來很焦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創作的壓力。”
居民丙:“我倒聽人說,他最近在和一位神秘女子交往,可能是因為感情問題才突然離開的。”
這些流言蜚語雖然為案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但也讓警方的調查工作更加複雜。為了理清事實,警方決定對李逸風的生活進行更細緻的調查。
警方調查人員:“我們需要了解李逸風最近的通訊記錄,尤其是與那位神秘女子的交往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