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新生代整頓酒桌陋習!(第2頁)
合作得好,雙贏。
合作不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今天這件事,也讓錦梨在以後的投資中更加謹慎,更偏好“以小博大”,而不是隨隨便便就梭哈押注大製作。
-
鍾導最終還是原諒了段宇材。
這一跪看樣子把他也給嚇到了,拖了好幾分鐘才站起身將人親自扶起,語重心長地說道:
“既然電影鑑賞不行,就好好學習一番,補充相關的知識,不要隨便給電影安排檔期了。”
這一番話,也被周圍的媒體記者全都聽見了。
有人輕嘖了聲,跟自己人討論:“鍾導雖然原諒了,但還是把人從現在的位置擼了下來,以後都不能坐上這個位子了。”
有人問:“盛隆影業就這麼沒骨氣?”
另一人嗤笑道:“影院要什麼骨氣,票房不好第二天就能把電影排期給變動,哪怕你跪下來求都沒用。票房要是好,更能把影片捧上天去!”
“電影院跟導演就是魚和水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但誰也奈何不了誰。就是段宇材這個蠢貨,讓盛隆影院今年少賺幾個億啊!”
聽人八卦有意思,但又沒意思。
錦梨聽了一會兒,就不想聽了,就沒點新鮮的瓜能說。
只是很快,就有人找瓜找上了她。
錦梨吃完後,本想直接離場,但鍾導很看好她,讓她先等等,要給她引薦一些大導演。
於是她留到了最後。
此時,媒體記者已經走了一半,但劇組全體成員還是留在原地。
導演還在呢,名氣最大的演員也沒走,她們這些小演員更加不敢走。
鍾導帶著錦梨去認識人,錦梨手裡拿著的是雪碧。
倒在玻璃杯,看上去很像是白酒,但仔細一看,就知道是飲料。
鍾導認識的導演,要麼是同為大導演的層次,要麼就是已經有過代表作的中上層。
他們看見鍾導帶著錦梨過來,眼眸微閃,就知道鍾導是想要捧錦梨進電影圈了。
電影最核心的圈子,也是要有人引才能走進去的。
每年的好片子就這麼點,基本都是好團隊給製作出來的,偶爾一些被小團隊抓住機會,但大部分都是在場這批人制作出來的。
大家認識的演員這麼多,其中有演技有實力更有性價比的演員多的是,憑什麼就要介紹給錦梨?
除非有人願意帶她進去,她才能接觸更核心的資源。
所以哪怕是一線明星,也有分三六九等。
不是隻要人氣足夠高,就能夠在娛樂圈裡碾壓橫掃的。
沒看三月天人氣這麼旺,但終究一部影視圈的大製作都沒接到嗎?
這些導演不知道“粉絲經濟”,不知道“偶像效應”?
他們當然知道,早就有人嘗試試水。
但電影圈子跟別的圈子不同,不是靠人氣熱度就能走到巔峰的,電影圈是人脈與實力至上的地方。
沒人脈沒實力,明星基本就夠不上大製作。
有人脈沒實力,能在大製作當個漂亮花瓶。
沒人脈有實力,但有人氣,還能靠著面試過五關斬六將一步步勝出。
人脈、實力、名氣,這三種都有的明星,在圈裡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資源根本流不出外邊。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沒有演技的明星,就連自家粉絲都不買賬,票房低得可憐。
帶帶貨當個代言人還行,想拍電影還真的需要點實力。
本來互相認識人,大家都開開心心的,錦梨喝飲料也沒人說,偏偏出現了個小插曲。
有個大導演當眾笑呵呵地點了錦梨一句,純粹看錦梨拿飲料帶酒不爽,覺得沒被尊重,於是說道:
“你怎麼還喝飲料,是看不起我們嗎?”
錦梨笑盈盈地說:“不是,導演,我身體不好,不能喝酒,我參加每一場宴會,哪怕是去參加芳菲的國際秀場,結束後都沒喝酒。”
那個大導演意味深長地“哦”了聲,輕描淡寫道:“身體不好,還是別拍戲了,拍戲傷身。”
錦梨也笑笑地說:“你說得對,所以我原本打算一年只接一部戲,剩下時間都好好休息。
但導演們很有誠意地親自上門,不嫌我身體差,既然如此,我就拍了。”
潛臺詞就是:不是我求著你們給戲我拍,而是你們求著我拍!
媒體都不由支稜起耳朵,眼神頻頻掃向這邊,都覺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