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翼 作品

第47章 白鱀豚

血盆大口真的很大。

 如果不是看見血紅色,你會認為那是個洞口,直徑差不多有三米。

 如果不是看見上下兩排白森森的牙,你不會認為這是一張嘴。

 牙齒看上去怎麼著也有一百多顆,每一顆都有胳膊粗細,齒尖銳利,齒縫中殘留著血絲和生肉渣。

 這是一條魚的嘴,一條大魚,十幾米長的大魚。

 除了腹部潔白,整條魚都是青灰色的,魚皮光滑細膩,看著極富彈性,它一定遊得很快。

 血盆大口一開一合,張哲翰嚇得咕嘟一聲喝下一口水,納爾遜戰靴能讓人在水下自由呼吸,如果不是嚇一跳,張哲翰不可能喝到這口水。

 這水不像是池塘裡的水,倒像是河水,流動的水和池塘的死水是有區別的。

 “非非,這是什麼魚啊?”

 【不是魚。白鱀豚(parapontoporia)古稱鱀,又稱白鱀,鯨目淡水豚科哺乳動物,生活在4000萬年前中新世和上新世中國長江流域生物,以魚蝦為食。白鱀豚的大腦重量約佔總體重的0.5%,接近類人猿的水準,有學者認為它的智商比類人猿更高。白鱀豚的視覺和聽覺均退化嚴重,在水中主要以發射聲吶接收信號來識別物體。用肺呼吸,每隔約300秒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古老的人類曾經錯誤地把白鱀豚歸為魚類。最早的記載是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那時候名字叫做“鱀”。晉代郭璞(公元276-324年)在《爾雅註疏》中對鱀的形態及習性作了詳細的記述,並第一次正確地把白鱀豚分出魚類:“鱀,?屬也,體似鱘,尾如魚。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

 看到“以魚蝦為食”,張哲翰鬆了口氣,可轉念一想,在這麼大的魚面前,我會不會也被辨識為魚啊,遠古時代一隻蚊子都那麼大,兩米長的魚可不就是小魚?牙齒縫裡殘留的肉渣鬼知道是什麼肉,那血盆大口可不是擺設,絕對能一口把我吞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