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醜 作品

第692章 神話(趙佗 上)

在大秦關中各地,一片蓬勃之景正如燎原之火,迅速朝著漢中、巴蜀以及關外河東等郡蔓延。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大秦最南部,南越數郡也呈現出熱火朝天的景象。

 

但兩者的熱鬧卻是天差地別。

 

關中是生產建設的熱鬧非凡,百姓們開墾農田、興建水利、發展商業,處處洋溢著生機。而南越卻是另一番熱火朝天,這裡充斥著搜捕、徵兵、徵糧、征夫的緊張氛圍。大量的人力被集中起來,為軍事行動和統治鞏固服務,整個南越數郡都在這種緊張的局勢下高速運轉。

 

南海郡郡治番禺,見證了大秦在南越的統治歷程。

 

回溯過往,始皇帝二十七年(前 219年),屠睢作為主將、趙佗作為副將,率領 50萬大軍開啟了平定嶺南之路。然而,屠睢濫殺無辜,激起了當地人強烈的反抗,最終死於當地人之手。秦始皇旋即任命任囂為主將,與趙佗繼續領軍作戰。經過四年奮戰,至始皇帝三十二年(前 214年),嶺南終於平定。

 

始皇帝在南越基本平定後,設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南海郡涵蓋了後世廣東舊廣州、韶州、潮州、惠州、肇慶、南雄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廣西舊平樂府東境、梧州府東南境等地,南越三郡的範圍廣闊,包括後世越南、緬甸境內的大片土地,這些區域都被納入大秦版圖,成為大秦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征討南越的五十萬大軍成份複雜,其中二十餘萬是攜家帶口遷往南越鎮守的老秦人,其餘三十餘萬是關中各地的奴生子和滅亡楚國後俘虜的楚國精兵。這些不同背景的人匯聚在南越,開啟了大秦在南越的統治篇章。

 

平定南越後,始皇帝再次下令遷徙人口。近十萬戶老秦人和近三十萬楚國百姓被遷往南越,目的是稀釋在南越數郡占人口優勢的百越蠻夷。每一次遷徙,都是老秦人衝在前面。他們拖家帶口,離開熟悉的關中故土,向著天氣燥熱、氣候溼悶的南越進發。

 

在南遷途中,數以萬計的老秦老弱婦孺因惡劣的環境和艱苦的旅程倒下,但老秦人依然堅決執行始皇帝的詔令,一路南下,鎮守西南邊陲。

 

楚人因早已適應南方溼熱氣候,南遷過程較為順利,傷亡極少。

 

自始皇帝三十二年至二世元年,過去了五六個年頭。南遷的老秦人逐漸適應了南方溼熱氣候,開始積極發展生產,修築城池。他們每日辛勤勞作,南越數郡在他們的努力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田水利設施不斷完善,城池日益堅固,商業和手工業也逐漸興起,一個新的社會秩序在南越慢慢形成。

 

任囂和趙佗忠實執行始皇帝的懷柔安撫平南方針。他們深知,武力只能帶來短暫的征服,只有贏得人心才能長治久安。經過五六年的交流融合,南越數郡的土著蠻夷對大秦統治的排斥逐漸減少。雙方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大秦的先進技術和文化傳入南越,蠻夷的特色文化也為大秦人所瞭解,雙方的隔閡逐漸消除。

 

時光流逝。

 

早在南下領兵前,任囂已至花甲之年,南越平定之際,他已接近古稀。南越溼熱的氣候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多種疾病纏身,使他難以正常處理軍政事務。

 

趙佗則是關中聞名的青年才俊。十九歲時,獲賜護駕御劍,隨始皇帝東巡。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 219年),二十二歲的他被封副帥,隨任囂領軍征戰嶺南。他年輕有朝氣,在軍中表現出色,逐漸獲得了重要地位。

 

在始皇帝在世時,任囂便在番禺城郡守府靜養,將南越數郡的日常軍政大權大多交予趙佗。趙佗因此成為南越實際的掌權者,他的決策影響著南越的發展方向。

 

始皇帝三十四年(公元前 212年),出征南越七年、二十九歲的趙佗回咸陽述職。始皇帝應允任囂所求,正式任命趙佗為南海郡守兼領南海將軍,將南越三郡軍政大權託付於他。任囂僅保留大將軍之職,在番禺靜養。這一系列任命進一步鞏固了趙佗在南越的領導地位。

 

如今,趙佗已在南越十二載。他的妻子和兒子在咸陽,妻子是胡亥的十二姐,二人於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 218年)成婚,婚後一年贏嫻生下長子趙末,而趙末出生不久,趙佗便奉詔南征嶺南。

 

依照大秦規定,領軍大將出徵,家小不得離開咸陽,這是為防止將領叛變和讓其安心戰事。南越平定後,趙佗時隔七年回咸陽,此時趙末七歲。父子相見,卻因長期分離略顯陌生。趙佗在咸陽期間,委婉請求始皇帝允許他帶贏嫻母子去南海,但被拒絕。儘管始皇帝對趙佗極為信任,趙佗的地位和榮耀皆由始皇帝賜予,但在此事上並未破例,任囂家人也在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