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醜 作品

第649章 神話(秦二世)(第3頁)

 


    天子七日而殯,始皇帝死訊宣佈七天後,入殮停喪待葬,稱之為“殯”,移於殯室。整個過程莊重而肅穆,在這七天裡,咸陽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宮殿內外,白幡飄揚,空氣中瀰漫著香火的味道。大臣們身著素服,神情凝重,默默地為始皇帝守靈。百姓們也紛紛自發地來到宮殿周圍,跪地哭泣,表達著他們對始皇帝的哀思。
 


    在這個儀式結束後的一日,也就是十一月十一日這天,太子胡亥,正式繼位為二世皇帝。
 


    …………
 


    “陛下萬壽!”
 


    咸陽宮中,右丞相馮去疾與左丞相李斯率先高呼,引領著群臣三呼朝拜。那聲音雄渾有力,在宮殿中迴盪,彷彿要衝破雲霄。
 


    胡亥身著一層粗麻素服,腰間佩戴著太阿天子之劍,莊重地坐在皇塌之上。案前,和氏璧所刻的玉璽散發著溫潤的光芒。透過眼簾前的十二道旒珠,胡亥的目光緩緩掃過文武百官。
 


    在群臣的頂禮膜拜之下,心中湧起一股奇妙的感覺,彷彿自己真的化身為一尊站在雲間的神明,俯瞰著世間萬物。
 


    以後…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了?
 


    趙高沒有騙自己,原來,當皇帝的感覺真的這麼…爽?!
 


    好在有易華偉在一旁輕聲咳嗽提醒,胡亥這才猛地回過神來,避免了失態。
 


    按照古代之禮,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雖然始皇帝逝世於八月二十八,但李斯宣佈他的死訊卻是在十一月初。所以,得等到明年六月份,始皇帝的靈柩方能下葬驪山陵。
 


    回過神來的胡亥,下的第一道聖旨便是讓人停了關中其他一切工程,召集刑徒民夫們統統前往驪山,並召集天下能工巧匠,貢獻自己的技藝為始皇帝修廟。
 


    在胡亥心中,始皇帝的功績至高無上,他的廟宇也應如此。
 


    古時候天子的祖廟為七廟,祭祀七代祖宗;諸侯五廟,大夫三廟,逐代取消祭祀。但胡亥認為,始皇帝功勳超過了三皇五帝,也超過了後世所有子孫。故尊始皇廟為帝者祖廟,至高無上,即使是萬世以後也不能毀除!
 


    接著,胡亥宣佈的第二道聖旨,便是擢升趙高為中丞相,代行符璽令事。
 


    此旨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對於這道命令,百官竟無人表示反對。
 


    自易華偉擔任中車府令以來,符璽令事便一直由易華偉代行。而在這幾年間,易華偉的種種舉措以及行事風格,確實讓百官難以挑出毛病。
 


    易華偉在任少府期間,處事公正,決策果斷。無論是處理政務還是應對突發情況,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並積極推動各項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時,又以貿易之利,拉攏了一批世家子弟,行事處世,可謂雨露均霑。
 


    易華偉這幾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得到了大半官員的認可,雖然眾人也察覺到,胡亥似乎對趙高言聽計從。這讓百官心中略有不安,但也只是在心裡嘀咕了幾句。
 


    畢竟趙高是個宦官,在眾人看來,一個宦官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還能謀反不成?
 


    更何況,還有將作府伊蘭發明的各種神奇工具,讓整個大秦帝國的運轉更為通暢。
 


    伊蘭的發明創造為大秦帝國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去年一年,整個大秦帝國的糧食在抽調三百萬民工的前提下,竟然增產了三成。這一驚人的成果也讓百官對伊蘭充滿了敬意。現在民間已經有很多地方給伊蘭立了生祠,以表達對她的崇敬之情。
 


    看著階下百官無人反對,胡亥頒佈了第三道旨意。
 


    除修建驪山皇陵的七十萬民夫外,修建阿房宮、秦直道、長城等工程的二百餘萬民夫中,只留下刑徒和奴隸維護修繕工程,其餘全部准許歸鄉,而七十萬民夫在完工後將減免三年賦稅。
 


    緊接著,胡亥又頒佈了第四道旨意——重設博士宮,招納六地賢才。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