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神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第2頁)
此時,沉重的氣氛彷彿凝固了空氣,讓人感到壓抑無比。秦始皇的怒火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李斯微微抬起頭,觀察了一下秦始皇的臉色,然後毅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陛下,熒惑守心,星辰泣血,實屬無稽之談也。
…星之
墜,實乃天地之變,陰陽之化,乃物之罕至者也。隕星之事,古往今來記載極多。魏國史書裡有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左傳》裡亦稱,魯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
其實,星落在地上,就是石頭。在大河、濟水之間,時常有墜落的星石,說不定,就是其他大九州落下的碎石。這就如同被海浪捲到岸邊的浮木,是自然之事。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李斯微微停頓,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官員們,繼續說道:“陛下,吾大秦自一統天下以來,威加海內,國勢昌盛。此等天象,雖奇卻不足以懼。陛下當以睿智之目光洞察其本質,不為虛妄之言所動。如今,當務之急是穩定人心,繼續推行陛下之宏偉大業,使大秦江山永固。”
說完,李斯再次躬身行禮,靜靜等待秦始皇的回應,宮殿內依然寂靜無聲。
隕石落地,這本不是什麼驚天動地之事,然而,那塊隕石上赫然刻著的“始皇帝死而地分”。如同一場風暴,很快便在整個民間傳開了。關東六國籍貫的人,皆在私下暗暗議論,他們認定這是天降預言,代表著上天的旨意,預示著秦始皇即將死亡,大秦將一分為七,六國得以復辟。
秦始皇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震驚不已。但他絕不相信這是上天的預示,在他看來,這分明是人為的惡意詛咒。
秦始皇立即派了御史到隕石的落地處,逐戶排查刻字之人。御史們雷厲風行,挨家挨戶地搜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人。然而,一番忙碌之後,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憤怒的秦始皇於是下令:處死這塊隕石附近的所有人家,不論男女老幼,方圓十里內,千餘人統統處死!並下令焚化石頭。
然而,人殺光了,石頭卻焚不了。那奇異的隕石彷彿在嘲笑秦始皇的無力,無論怎樣的烈火都無法將其燒燬。
秦始皇的怒意,如陰雲般鬱結在心頭,久久難以消散。
若說流星,尚可強行理解為祥瑞之兆。遙想秦文公之時,伴隨著雞鳴之聲,便有流星從天而降,後被收藏成為秦之國寶,還設立了陳寶祠。可如今,這隕石上“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字,以及那些所謂的預言,無一不是災禍的象徵。一旦這些事在民間傳開,必將引發巨大的動盪。
皇帝之威勢擺在那裡,既然秦始皇不喜這些“預言”,朝野上下,自有人絞盡腦汁來否定它們。
而在大清洗之後,僅存的幾個博士,忙不迭地為秦始皇獻上仙真人詩,他們認為令樂人頌歌弦之,可以驅散心懷不良的“山鬼”。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擅長占卜的巫師經過精心計算,卦得遊徙吉。他們認為秦始皇應該離開咸陽,前往外地巡遊,以躲避這可怕的詛咒。同時,再搞一次大規模的遷徙。於是,秦始皇決定,徙關東三萬戶至河西,南征軍暫不調回,仍由趙佗鎮守。
至於巡遊的方向,咸陽城中最擅長望氣的三名相師卻產生了爭議。一人認為天子氣在東北,一人覺得在東南,還有一人堅稱在正南。他們爭論不休,皆認為秦始皇需要前往相應之地,用皇帝的威勢壓一壓這股不祥之氣。
“那就東南罷。”
秦始皇想了想,東北和南方都已去過,唯獨東南會稽尚未遊歷,可前去祭拜禹跡。群臣聞言,雖心有疑慮,卻也只能訥訥而退。
殿中只留下李斯跟易華偉,秦始皇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哼~六國餘孽蠢蠢欲動,朕不懼之。愚昧的庶民人云亦云,傳令下去,若有議論傳播此事者,斬!”
半響,秦始皇冷哼一聲,朝李斯下了一道命令,隨即皺著眉頭將案上的錦帛遞給易華偉。
“趙高……這是東郡傳來的密報,你看看,完了拿給李斯看一眼。”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