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老耶 作品

第736章 對答如流,中醫院長的考驗(第2頁)

 王大春院長臉上閃過一抹驚異,臉色也逐漸凝重了起來。

 雖然他提問的都是一些基礎問題,書本上有現成的答案,但陳陽能對答如流,還能點明出處,說明肚子裡還是有些貨的,必定熟讀過中醫四大名著,產生了很深刻的記憶。

 話說,中醫四大名著乃是陳陽爺爺陳青山的枕頭書,陳青山的一身醫術主要便是從這四本書中學來的。

 陳陽閒來無事的時候也會翻閱,不懂的地方會向爺爺請教。從小到大這四本書他真不知道翻閱了多少遍,說倒背如流有些扯淡,但是滾瓜爛熟絕對真實不虛。

 後來他得到玄黃老祖的醫道傳承,從高屋建瓴的角度,對中醫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王大春繼續問道。

 “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陳陽直接回答。

 ……

 “神農草本經中有多少種治療頭疼的偏方?分別是什麼?”

 “傷寒雜病論中的桂枝湯方是什麼?能治哪些疾病?”

 “如果有人脾胃虛寒,肝火旺盛,該如何用藥?如何調養身體?”

 “黃帝內經卷二十九素問·太陰陽明論,主要講的什麼,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嗎?”

 ……

 見到陳陽對答如流,提出的問題不假思索就能給出答案,王大春院長也來勁了,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拋出,而且越來越刁鑽,越來越苦澀難懂。

 在場有一些中醫學院的學長學姐,甚至讀到了碩士博士,聽著都一陣咋舌,這些問題讓他們回答,不翻書本根本回答不了。

 但是陳陽卻從容不迫,神色泰然,一臉自信,侃侃而談,張口就來,彷彿所有的知識點都刻印在腦袋裡了。  當陳陽回答完最後一個問題,全場所有的人都沉默了,現場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用驚歎的目光看著陳陽。

 牛逼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小夥子在中醫方面確有其才,書本上的中醫知識掌握了不少。

 “不錯,不錯。看來你真的涉獵過中醫,看了不少中醫書籍。比我帶的那些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要強一些。年輕人能對中醫涉獵如此之深,很不容易。”王大春院長點讚道,笑容滿面,老懷大慰。

 現在中醫界青黃不接,只剩下一些老古董們在支撐門面,年輕一輩後繼乏力,少有建樹。

 這也是大家只信任老中醫的原因之一,因為年輕一輩的中醫是真的不行。

 但是從陳陽身上,他又看到了希望。

 中醫界的年輕一輩,並非一無是處啊!

 “不過……”

 接著,他又話鋒一轉:“中醫注重的是實踐,是給病人解除病痛,如果你只會這些理論知識,不能活學活用,算不得一名真正的中醫師。”

 “王院長所言極是,空談誤國,實踐才能出真知。”陳陽點了點頭,對王大春院長的話表示認同,然後又一指蘇雅萱,嘴角似笑非笑,繼續說道:“就是這位小姐,我剛才發現她氣色不好,就隨便幫她診斷了一下,發現她有患多種婦科疾病,內分泌失調,盆腔炎症,痛經且經期不調,患過淋病,至今未能根治。而且打過兩次胎,內膜極薄,想懷孕幾乎不可能。可是在場的沒有一個人肯相信我,紛紛說我誹謗,對我進行人身攻擊,還要報警抓我。既然王院長在此,不妨也幫她診斷診斷,看看我診斷的對不對,是不是隻有紙上談兵的能耐。並且我願意對我的診斷結果負責。若有診斷錯誤,願以誹謗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