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羅斯維特計劃16、苦果
市郊,海河浮屍事件中所有遇難工友的集體墳地佔地數畝,以廠為單位劃分出不同的區域,但每個區域的悲慼和憤懣都是相同的。
一座座新墳埋葬著一具具無辜往死的冤魂,伴隨著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連空氣都被浸染得悲傷與壓抑,連藍天白雲在瑟瑟的秋風中、在人們的抽噎中都失去了應有的色彩。
方子峰、袁孝華和各廠家代表向眾家屬鞠躬謝罪。
章文宣遠離眾人,面無表情的掃了眼人群中悲慼的陳雪冰和陪伴著她的方子傑,然後上車離去彷彿沒有任何知覺。
陳雪冰則看向跟方子峰等人一起鞠躬的袁孝華,說不清內心的滋味。
她對父親陳海的死有種羞於啟齒的解脫感,但又有說不清的悲傷。這種矛盾讓她陷入了一種奇怪的哭不出來的麻木,尤其是看到緊緊跟在她身後的茫然而畏縮的男孩。
這個男孩也就五六歲,即便是刻意打扮過也掩不住山腳嘎啦的出身,尤其是流不完的鼻涕蹭到兩邊袖口上,黏膩得直讓陳雪冰犯惡心。是的,這個男孩就是陳海生前從老家遠方侄子那裡過繼來的兒子陳飛龍。這名字起得真是很有陳海的個人風格,可惜就目前看來這孩子完全擔不起“飛龍”的期待,更別提光耀陳海這一系的祖宗了。按照陳海的原計劃,明年開春陳飛龍滿6歲時接過來,適應一段時間後等9月入學。但不等他實施就突然去世,陳雪冰只能捏著鼻子把陳飛龍接過來在父親墳前磕頭,算是完成了陳海生前“有兒子送終”的遺願。
可不管陳雪冰有多討厭這個弟弟,既然接來了就不可能再退回去,今後該怎麼安置年幼的陳飛龍?陳雪冰一想這個問題就頭疼,因為她無法接受把陳飛龍放在身邊,因為這個弟弟是她從骨子裡對父親怨恨的代表。傳宗接代和有兒子送終是陳雪冰母女四人在陳海這裡飽受踐踏和虐待的源頭。而崩潰的事實是,她將代替死去的父親把過繼來的幼弟撫養成人,而更苦悶的是她到現在也沒敢把陳海去世的消息告訴遠在上海的母親,畢竟小妹妹陳小雪病情反覆根本離不開母親。如果母親和陳小雪聽到這個噩耗,她不知道又要面臨怎樣的困境,何況二妹妹陳小冰至今依然杳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