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鴻之舞(第2頁)
對於秦國來說,其人算是絕大的功臣,下山以來,野王之戰、新鄭之戰、蘄年宮之亂、三川郡之亂、鄭國渠奇策……都有對方的參與,鎮殺趙國中山夫子,直接封君。
對於山東列國與諸子百家來說,絕對是前列的大敵,若是沒有他的存在,說不準當初在野王,在新鄭,在蘄年宮等等地方,遊俠劍客已經將秦王政殺了。
秦王政一死,秦國雖不至於混亂,但絕對極大減弱對於山東列國的壓力,就是對於儒家,也是面臨極大的壓力,秦國尊崇法治,而儒家擅長王道,道理不合。
自從秦國變法百年來,儒家之人在秦國登臨高位的幾乎沒有,統領國政的要麼是鬼谷縱橫傳人,要麼是法家之人,要麼是雜家之人。
然而從如今天下大勢來觀,再加上門中長輩斷言,只怕不出二十年,戰國之世便要結束了,到時候,儒家何去何從,已然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荀況!”
“自從春申君死後,荀況周遊列國,咸陽一論,頗有所得,他現在一直待在小聖賢莊?”
提及荀況,周清便是想到剛下山不久在咸陽遇到的儒袍老者,其人修為臻至化神絕巔,雖不若中山夫子,但絕對和陘城書館的館主一個層次。
再活上一些年,不成問題。
“師叔周遊列國歸來,便閉關悟道,鮮少露面,若然武真君可至小聖賢莊,想必師叔定然歡喜。”
荀況師叔在儒家的地位不低,老一輩的名宿中,諸脈之內,能夠壓過荀師叔的基本上沒有,有師叔坐鎮,小聖賢莊也多了一絲保障。
一言一語,緩緩而應,聲音脆朗,令人心生好感。
“日後若有機會,定當前去小聖賢莊,不過,荀況卻是不俗,不論其人,單是其教化之功,就已經在歷代儒家先賢之上。”
“近來,令大王頗為入眼的兩位英才,均是荀況弟子,其中一位更是罕見的曠世大才,奈何,身負天下之才,而無天下之心。”
小聖賢莊!
將來自己一定會去的,在戰國亂世,儒家雖不合君王之心,但一天下之後,對於儒家來說,未必不是一個機會,腦海中翻滾諸般。
再次深深看著面前儒家伏念,其身浩然正氣隱現,比起飄逸瀟灑、風流倜儻的韓非,更是突顯成熟莊重,雖知曉自己的身份,但眉目之間仍是堅毅與平靜。
屈指一點,那是下首左側的一床條案,對著端木容看了一眼,其人緩緩起身,端起周清條案上的酒水和空白酒樽,徐徐上前,福身一禮,而後斟倒。
“多謝端木姑娘!”
伏念見狀,拱手對著周清一禮,便是離開廳中,歸於那張條案之後。又觀武真君身側的那位秀麗女子近前斟酒,亦是一禮而謝。
“武真君所言應是荀師叔門下的韓非師弟、李斯師弟,師叔一身所學通儒道名法、經略謀國,故而其弟子多入戰國朝堂。”
“昔年在小聖賢莊內,韓非師弟便是驚才絕豔,無論是儒道,還是法家之道,都有獨到見解,若其不是韓國王室,現在應該大放異彩了!”
數年前,小聖賢莊內,最為耀眼的便是數韓國公子韓非了,滿腹經綸不為過,更可貴的是,其人還通法家精要之學。
若是其人不是韓國王室,而是儒家從小培養的大才,那麼,可以預見,儒家在未來受到的障礙會少了許多,歷練數年,絕對盛名傳蕩。
“說道那些也是無用,秦國變法百年來,諸子百家的顯學中,除了法家之外,鮮少有儒家弟子入秦。數年來,一次次的山東列國卑劣之事中,儒家弟子不在少數。”
“伏念先生,看來儒家對於秦國是相當不滿吶!”
韓非之才對如今的秦國來說,算為錦上添花,一應之事,有咸陽中的秦王政,自己不必操心,舉杯迎向伏念,輕輕頷首,隨意而道。
“武真君何有此言!”
一語落,那剛要舉起酒樽的伏念神色便是為之一怔,而後快速將手中的酒樽放在條案上,悠然起身,拱手一禮,似有不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