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 懷王之歷(第二更)
道家先賢列子在《湯問》中有語:孔周有三劍,惟子所擇。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此之謂含光之劍,內蘊道法自然。
參悟之,可比道家《和光同塵》之妙,揮動劍勢,宛若遁跡形體,超脫凡俗,無為無不為,不爭以為爭,此劍當為孔週三劍第一,持之可入悟虛,可入合道。
二曰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
商朝時鑄就,為商天子所持,天資讚歎曰:蛟分承影,雁落忘歸。玄妙雖遜色含光,仍舊不俗,持之可入悟虛,想不到今日竟然出現在那位疑似道家高人的手中。
那位陰陽道冠束髮的老者手中之劍,若是所料不差,當為七星龍淵,由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
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
七星龍淵當年乃是吳國大夫伍子胥所持之劍,少年之時,因讒言,逃亡楚國,幸得漁翁相助,黯然入吳國之內,欲以此劍相贈,表達心意。
不曾想,漁翁手持七星龍淵,喟然長嘆:救汝乃為良臣,焉敢為報,君可行去,吾以此劍落清白。語畢,橫劍自刎,伍子胥愧然不已。
那位烈焰之鳥錦袍加身的老者手中之劍,若是所料不差,當為湛盧,亦是當年吳越鑄劍師歐冶子所造,採神鐵、聖水成就此劍,歷時三年,劍成。
歐冶子嘆曰:無堅不摧,仁德蓋世!
劍身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感覺不到仍忙,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如上蒼之眸,注視著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
此劍先在越國,越王大愛之,而後吳國擊敗越國,落入吳王闔閭手中,忽一日湛盧消失不見,出現在楚國楚昭王的枕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