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隱士 作品
第五百五十一章 這買賣咱要七成(第2頁)
朱元璋聽到這兒,艱難的嚥了口唾沫。
娘咧!
光是聽聽,他就知道,這裡頭的利潤絕對高得嚇人。
他這會兒甚至連問一問成本的心思都沒有了。
因為這個數字絕對不會是什麼高得嚇人數字。
甚至在預估了一下胡大老爺即將賣的那些個東西的售價之後,無論多高的成本在朱元璋看來都是純賺了。
因為正如胡大老爺所言,連他這個當皇帝的都覺著驚豔的東西,無論誰看到了,能不覺著兩眼發亮?
而胡大老爺的闡述還在繼續呢。
“臣是這麼想的,這首先呢,國內這邊就簡單點,咱們做的就是長久買賣。”
“到時候,臣打算把應天城裡有名有姓的豪商都給叫來。”
“然後呢,所有的款式都放出來,標好價格以後,任由他們訂貨!”
“只要他們願意採購,那咱們就能大把大把的掙銀子!”
“他們賣多少,咱們不管,反正咱們的價格就是統一的,而且還得先給錢!”
“陛下你也不用擔心他們會坑到百姓,因為這些個物事,壓根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買得起的。”
朱元璋聽到這,果斷的點了點頭。
這事兒倒是真的。
就好比絲綢、金飾這些個生意,你再怎麼波動,跟普通老百姓也半文錢關係沒有。
老百姓壓根就不在乎伱漲還是跌。
反正再怎麼跌,他們也不會把家裡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些許銀錢掏出來買這些個東西。
有這錢,還不如給家裡添頭驢子或者牛呢。
錢多的話,把房子修一修或者買一些田畝那就更好了。
至於那什麼絲綢、金飾的,既不能吃喝也不能掙錢,管他們屁事兒。
這實際上就跟胡大老爺上輩子看到什麼三大神車漲價、跌價之類的新聞一樣。
知道就知道了唄,難不成還傻乎乎的以為這種事兒跟自己有啥關係不成?
這時候的“玻璃產業”,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地位。
怕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百姓來說,這都是個可望而不可即,同時不是特別在乎的玩意兒。
娘咧!
光是聽聽,他就知道,這裡頭的利潤絕對高得嚇人。
他這會兒甚至連問一問成本的心思都沒有了。
因為這個數字絕對不會是什麼高得嚇人數字。
甚至在預估了一下胡大老爺即將賣的那些個東西的售價之後,無論多高的成本在朱元璋看來都是純賺了。
因為正如胡大老爺所言,連他這個當皇帝的都覺著驚豔的東西,無論誰看到了,能不覺著兩眼發亮?
而胡大老爺的闡述還在繼續呢。
“臣是這麼想的,這首先呢,國內這邊就簡單點,咱們做的就是長久買賣。”
“到時候,臣打算把應天城裡有名有姓的豪商都給叫來。”
“然後呢,所有的款式都放出來,標好價格以後,任由他們訂貨!”
“只要他們願意採購,那咱們就能大把大把的掙銀子!”
“他們賣多少,咱們不管,反正咱們的價格就是統一的,而且還得先給錢!”
“陛下你也不用擔心他們會坑到百姓,因為這些個物事,壓根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買得起的。”
朱元璋聽到這,果斷的點了點頭。
這事兒倒是真的。
就好比絲綢、金飾這些個生意,你再怎麼波動,跟普通老百姓也半文錢關係沒有。
老百姓壓根就不在乎伱漲還是跌。
反正再怎麼跌,他們也不會把家裡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些許銀錢掏出來買這些個東西。
有這錢,還不如給家裡添頭驢子或者牛呢。
錢多的話,把房子修一修或者買一些田畝那就更好了。
至於那什麼絲綢、金飾的,既不能吃喝也不能掙錢,管他們屁事兒。
這實際上就跟胡大老爺上輩子看到什麼三大神車漲價、跌價之類的新聞一樣。
知道就知道了唄,難不成還傻乎乎的以為這種事兒跟自己有啥關係不成?
這時候的“玻璃產業”,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地位。
怕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百姓來說,這都是個可望而不可即,同時不是特別在乎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