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仁君(第2頁)
……
秦軍的到來,不僅引起了趙王與魏王的恐慌,也引起了趙地與魏地黔首們的恐慌。
這些年,各國之間打生打死,彼此多多少少都有些矛盾。其中,近年來國力強盛、四處征伐的秦國無疑拉到了最多的仇恨,令趙地與魏地的黔首們都聞秦軍而色變。
秦魏之間的糾紛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戰國初期。
彼時,秦國距離上一代明主秦穆公統治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了將近三百年,秦國就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面對他國的攻伐,無力自保。而剛剛從晉國之中分出來的魏國,正是最具有活力的時候。
經過魏文侯與魏武侯兩代明主的發展,魏國的國力達到了巔峰。
那時的魏國,可以輕易將秦國摁在地上摩擦,以至秦孝公嬴渠梁繼位之時,在《求賢令》中說:“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1”
然而,魏國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昏聵無能,先是在上位的過程中與兄弟相爭,險些令魏國一分為二,而後對外戰爭也屢屢出師不利。魏惠王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兩場關鍵戰役中輸給了齊威王,魏國自此國力
大衰,
失去了霸主地位。
彼時,
秦國經過變法,
國力已逐漸強盛起來。秦孝公趁著魏國尚未喘過氣來之時,
派商鞅攻打魏國,將魏國人驅趕至崤山以東。自此,秦國佔據了崤山與黃河天險,在此戰中失利的魏國則被迫割讓部分河西之地給秦國。
秦孝公因病辭世的那一年,秦魏還在交戰。秦惠文王嬴駟繼位之後,繼承秦孝公的遺志,繼續與魏國作戰。在此後的戰役中,魏國對秦國輸多贏少,再也沒有哪個明主,能將持續走下坡路的魏國重新帶回巔峰。
昔日魏國奪去秦國河西地,往後一百多年,魏國幾乎被秦國壓著打。秦魏攻守之勢相易,似乎正好應了那句三十河東三十河西。
這些年來,魏國上上下下都已經習慣了他們被秦國壓著打的現狀了。
當魏地的黔首們得知,秦軍趁著他們搶救糧食之時兵臨城下,他們在絕望之中,還多了幾分麻木之心。
原本遭遇大規模蝗災,他們就很難活下去了。如今秦軍又至,他們拿什麼與秦軍相抗衡?糧草從何而來?
這是上天要絕了他們的生路啊!
一些黔首跪伏於地,嚎啕大哭。另一些黔首則木愣愣地站在一邊,不知道要不要繼續去驅趕蝗蟲。
他們就像是一群面對狼群圍剿之時,束手無策的羊羔。
這時,已逼至近前的秦軍將領卻沒有要攻擊他們的意思。
他派了一些懂得魏語,且嗓門極大的兵卒上前喊道:“我秦國兵卒奉秦王之命,前來協助你們殲滅蝗蟲!”
“現在我秦國使者已前往大梁,與魏王商議放糧賑災一事。秦王派人運來的糧食也已經在路上了。不要害怕,我們會盡可能讓你們活下去!”
因為喊話的對象是目不識丁的黔首,兵卒們話語中的措辭通俗易懂,沒有什麼高深的內容。
然而,當他們喊完話之後,不知魏地的黔首們是不是沒有聽懂,他們仍然怔愣在原地。
秦軍將領見狀,皺起了眉。
因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協助魏國剿滅蝗蟲,而不是剿滅魏國,他麾下只帶了五萬人。
魏地遭了蝗蟲之災的地方又不止這一處,故而他們這五萬人手一入魏地,便分散了開來。
若是當地黔首們不肯配合,他們想要剿滅蝗蟲大軍,可就難了。
正當秦軍首領思考著要不要再派遣麾下的兵卒,向這些魏地黔首們解釋他們的意圖時,一名老農顫顫巍巍地上前問道:“秦國為什麼要幫我們?”
這也是讓他們感到最為詫異的一點。
他們本以為秦軍是,要幫助他們活下來?
魏地的黔首們紛紛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連他們的國君都不關心他們的死活,秦人又怎麼會關心他們的死活呢?
秦軍將領道:“秦王仁義,不忍你們因為這場災禍而餓死,所以派遣我們來幫助你們!”
“這不是秦王第一次派人來幫助你們了。想想魏國正在興建的那幾個造紙廠,想想造
紙廠給的工錢!秦王可是為你們中的許多人提供了賺錢的機會啊!()?()”
那幾座造紙廠,當地的農人們都有所耳聞。雖則那幾座造紙廠還在興建,尚未正式投入運營之中,但在造紙廠中做工待遇有多優渥,他們都是知道的——為了吸引他們踴躍報名,秦人派人來大肆宣揚過。
不提造紙廠承諾給的工錢,單隻說造紙廠每日提供兩頓飽飯,對這些黔首們是在災荒年,便是在豐收年,他們都不敢指望能夠吃上一頓飽飯。
當然,與造紙廠的優渥待遇一併傳開的,還有秦王的賢名。
在此之前,魏國的黔首們可不認為“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