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央 作品

30.第 30 章 子衿(第2頁)

 

    這類取暖方式成本較為低廉,在大唐,即使是經濟實力一般的人家,也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取暖。
 

    百姓有他們的禦寒智慧,達官貴人自也有屬於他們的取暖方式,一為銅爐,二為手爐,三為椒房。
 

    銅爐通常燒木炭取暖,或是燃香發熱,移動起來較為方便。
 

    李令月的宮殿中,每到嚴寒之日,便會擺上幾個銅爐。手爐則是體積更小,便於攜帶的取暖道具,可捧在手心中。
 

    至於那椒房,則是將花椒剁碎,塗抹在建築外牆上2,以此來起到防寒保暖之效。這類取暖方式,就更不是尋常人能夠消費得起的了。
 

    在如今的秦國,無論是這三種取暖方式中的哪一種都十分奢侈。
 

    銅爐和手爐需要一定的製造工藝,依照秦國目前的技術,怕是得費些功夫,才能將此二物復刻出來。
 

    至於花椒,如今的秦國雖有種植,但產量極少。別說是拿來塗牆了,連作為調料供人食用都不夠。想要製作椒房,自然也不現實。
 

    當然,秦王若是傾盡舉國之力,定能蒐羅出足以製作一間椒房的花椒來。可嬴政既已下定決心要收攏民心,自然不能那般勞民傷財,不顧黔首死活。
 

    李令月將這些禦寒手段一一寫下,而後便開始琢磨著打造個銅爐出來,送給嬴政。
 

    追求人嘛,自然要投其所好。她送的這份禮物,想必能夠讓他高興起來。
 

    且上行下效,她帶來的保暖方式若是能夠傳入民間,今年冬季指不定能少凍死一些人。如此惠民之舉,定然又能讓系統給她一筆積分。
 

    這般一想,李令月頓時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兒。
 

    如此一舉多得的事,她自然要好好完成
 

    李令月在心中合計了一番,眼下,她的積分來源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其一,推廣四季薯、冬薯等高產作物。但她初來此地時,種下的四季薯與冬薯還未成熟,需要等到次年開春,這批種下去的種子收穫了,她才能有大量積分進賬。
 

    其二,秦國的變法。由於這次變法可謂是由李令月而起,系統給與李令月的積分十分豐厚。每當變法進度進展到一定的程度,李令月就有新的積分入賬。此外,若是在變法的過程中,李令月協助嬴政和李斯解決了什麼新問題,她還能得到額外的積分。
 

    可以說,這第二條,是目前李令月積分的主要來源。靠著這一條,李令月已經還上了不少欠債了,這也讓她心情愈發好。
 

    其三,水利工程技術。由於李令月等人只知道個皮毛,給與秦王的資料頗為粗糙,也無法為秦國水利工程的後續研究幫助,因此,這一項給與李令月的積分最少。
 

    但李令月並不在意,還是那句話,對於她這等負債累累之人而言,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
 

    其四,造紙術。造紙術剛剛在咸陽推廣開來的時候,李令月得到了一些積分,但這積分漲幅很快就停滯了。
 

    因為造紙廠難以擴大規模,提升產量。導致這項極為有用的技術如今只在咸陽王城中打轉。
 

    如今的紙張,還是隻有秦王與秦國大臣們能夠使用的“奢侈品”,且只用來寫字,無法開發出紙張的更多用途,無法惠及更多的人,李令月自然難以得到更多的積分。
 

    待為嬴政準備的銅爐和手爐造好,李令月打算親自去一趟咸陽宮,與嬴政商議此事。
 

    咸陽的匠人實在是太少了,需儘快從全國各地招募一批匠人來,前往咸陽學習造紙術,而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造紙廠,推行紙張。隨後,若是能夠通過商人讓紙張流通到六國之地,那就更好了。
 

    士人數量不多,需要用到的紙張有限,那就多生產生活用的紙張,比如手紙,草紙。
 

    當然,李令月這麼關心造紙術與紙張的推廣,與她想要從這一塊中獲得積分脫不了干係。
 

    但秦王未必在意造紙術與紙張能否在秦國甚至其他國家之間傳播,說不定他還覺得這項技術只在咸陽王城中打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