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接知青
李劍垚其實不反感知青,而是反感知青回去之後搞什麼狗屁傷痕文學。
什麼農村的日子讓你傷痕累累云云,那每天生活在農村的數億人豈不是整日遍體鱗傷?
農村人可能沒多少見識,但很大程度上應該無法讓這些有見識的知青受傷,他們只是在面對不公的時候沒有展現出應該有的勇氣或者應有的才智。
而是不該慫的時候慫了,擺脫了之後又可以站在道德和見識的高地上對著自己的過往指手畫腳。
同樣的,如果繼續生活在城市,他們似乎也不見得就比在農村過的更好,要不然,你大老遠的去做什麼知青呢?
但往往,農村很難誕生什麼意見領袖,也沒有什麼因緣際會的際遇會寫一些什麼受到知青欺騙感情的小說小報之類的。
道理這個東西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說的那個最慘,別人還以為你沒有過什麼苦難。
李劍垚找牛倌借了一套最破舊的棉襖,和一個被刮破了皮的狗皮帽子,再穿上自己最老舊的一雙棉鞋,還貼心的在灶坑蹭了一點鍋底灰,坐上了去公社的牛車。
十大爺也是深刻理解李劍垚的小心思,穿上了自己最老舊、洗的發白、有些抽絲了的依稀能看出來是軍綠色的棉襖,大紅的襪子包著褲腿兒,襪子上的補丁確是真的,裡三層外三層的。
農村人哪有什麼正經的交通工具,去哪隻要不太遠就會用自己的鐵腳板走,上山下地也是如此,家裡差不多的倒是都有自行車,可那玩意遠一點還行,村裡溜達幾分鐘就到的地方也犯不上騎一趟,沒準一會兒直接上山去劃拉一捆柴火回家呢,自行車是騎還是不騎是個哲學問題。
“咱這麼樣去就能劃拉幾個踏實的知青?”
“知青嘛,城裡孩子,哪個不喜歡去一些富裕點的地方插隊,你這大隊長都穿成這樣了,村子裡能有啥前途?
有門路有心眼的還不直接要求換地方啥的?
那剩下的是不是都算是隨遇而安,差不多就行,或者真能吃苦的?”
“你這麼說也有點道理,你這心眼子都用到這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