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的貓 作品

第158章 八大皇商(第2頁)

 不斷的希望朝廷改變政策,晉商則不希望改變政策,雙方在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這也就是最初的黨爭。

 後來晉商落了下風,以徽商和浙商為首的江南商業集團佔了上風。在弘治年間,他們終於改變了朝廷的政策,將納糧開中改為了納銀開中。

 納銀開中,只要給朝廷交了銀子就能夠買鹽引。

 這下好了,東南商人狂歡,官場上的官員,朝廷的勳貴勳戚全都狂歡。無數人衝進了這一次財富盛宴當中,大發財。

 吃虧的是誰?是晉商,是邊關的將士。

 商屯一夜之間土崩瓦解,邊關的百姓全部流回內地。沒有人願意在邊關吃苦了,因為沒有收入了。

 以前有食鹽的利潤,大家在邊關過的是好日子,苦點苦點,但是能吃得飽穿得暖,現在卻不一樣了。

 邊關沒了百姓,就只剩下了守關的明軍。

 沒有了納糧開中,甚至都沒有人給他們送糧食了,至於朝廷撥付,地方官員供給,別開玩笑了,貪汙都貪汙不過來。

 這就造成了皇上拿出了很多錢,但是官兵們拿不到錢的局面。

 邊境出現了大量的逃役,活都活不下去了,還給你打什麼仗?邊關戰力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將領為了保證能夠打仗,吃空餉的比比皆是。用全部的銀子供養一支親衛,保留了僅有的戰力,守關尚且勉強,更不要說出城作戰了。

 明末起義,官軍加入造反隊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納銀開中以後,晉商沒了活路,他們想了別的辦法,我們可以和草原做買賣,發揮我們的地理優勢。

 晉商推動了萬曆年間的俺答封貢,使得明朝和蒙古有了和平。邊關有了交易的市場,晉商又在這上面發了大財。

 隨著後金人和林丹汗的崛起,邊關亂了,貿易也做不下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商分裂為了兩支。一直向雲貴川拓展,去那邊貿易,也在那邊開鹽井繼續賣鹽。

 另外一支開始了走西口,來到了張家口,開始做走私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