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滅三族
自從跟隨朱慈烺到遼東之後,崇禎才真正知道自己皇兒麾下護國軍到底有多麼厲害。
火槍陣在前攻擊,主將坐鎮指揮,一個總兵級別的將領絕不會輕易戰死,除非打爆火槍方陣。
只要朱慈烺想,護國軍可以抽調多支火器營去支援其他總兵,像祖大壽這種級別的總兵,身邊還有家丁數千,怎麼能戰死呢,他們不是很會逃跑嗎?
聽到祖大壽戰死,崇禎心裡沒有感覺難過,更沒有感覺開心,他只是有些疑惑,祖大壽為何不跑?
“吳三桂呢?祖大壽不是和吳三桂一起作戰嗎?聽說吳三桂很是勇猛,難道他沒有支援祖大壽?”
朱慈烺淡淡一笑:
“吳三桂真的很勇猛嗎?在和建奴真正大戰之時,父皇之前可曾聽到他打過什麼勝仗,只是善於交際而已。”
崇禎聞言頓時一愣,仔細回想一下吳三桂和建奴作戰的勝績,除了吳三桂萬軍之中救父外,真的沒有一次戰勝建奴的戰績,可吳三桂如何能做到總兵這個位置呢?
可無論怎麼說,吳三桂也是他做皇帝時提拔的主要將領,崇禎還是有些強詞奪理似的說道:
“吳三桂率領二十人獨闖四萬建奴軍中救出他父親,這難道還有假?”
其實吳三桂能崛起,主要就是因為他單騎救父的原因,古人講究以孝治國,以為吳三桂很孝順,肯定也會很忠心。
事實是吳三桂卻沒有絲毫忠心可言,一生都走到背叛和背叛的路上,當然能力肯定還是很強的。
朱慈烺也知道為什麼,吳三桂居然能率領二十家丁闖入四萬建奴軍中救走吳鑲。
這種事情應該只能發生在小說中,在現實中幾乎沒有任何可能,除非他是李元霸那樣的戰神。
可幾乎大明官場和軍中絕大部分人都知道此事,還有人說的繪聲繪色,好像自己在旁邊看著似的。
吳襄早年喪妻,之後續絃娶了明末守邊大將祖大壽的妹妹,吳三桂父子二人也一直隨祖大壽鎮守錦州。
吳三桂16歲這年,有一天,父親吳襄按照慣例帶了五百名士兵出城巡邏。
這樣的巡邏在邊軍中非常普遍,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有什麼危險,但是這天卻來了二般情況,吳襄和皇太極大軍狹路相逢。
在錦州城外幾十裡處,吳襄迎面撞上了滿洲兵首領皇太極,更麻煩的是皇太極還率領著四萬精兵。
滿洲是遊牧民族,士兵個個英勇善戰,就算不說個體戰鬥能力,單從數量上來看,懸殊也太大了,吳襄這次是九死無生。
撞上滿洲兵的吳襄當下大駭,沒敢正面迎擊匆匆帶領手下奔逃回城,但建奴緊隨其後窮追不捨,終於在錦州城外幾里處,把吳襄這一小股軍隊圍成鐵桶。
如狼似虎的滿洲兵圍了一層又一層,吳襄雖然帶著5百名部下左右衝殺,但是在4萬滿洲兵面前,仍然是以卵擊石。
祖大壽、吳三桂聞訊急急忙忙登上城樓觀戰,兩個人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站在城門樓上備受煎熬。
但是,祖大壽不敢出城營救。
這時錦州城裡只有三千守衛,外面可是四萬滿洲兵壓境,如何守住城池都是大問題,哪裡還敢開門營救?
吳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發兵,祖大壽不敢輕易答應。
多方權衡後,祖大壽乾脆硬起心腸拒絕了吳三桂的哀求,吳襄的生死只能聽天由命。
吳三桂和他父親吳襄的關係非常好,這在古代非常罕見,但是他們倆人真的是亦父亦友,親密無間。
不僅如此,吳三桂父子和舅舅祖大壽的關係也很好。
這樣關係如此親近之人,父親被困城下,舅舅卻拒絕出城營救,很難想象吳三桂當時有多憤怒、絕望、悲傷和無助。
知道無人可依靠,自己再不出手救父,馬上父親就得奔赴黃泉,16歲的吳三桂心中一橫,獨自帶領20幾名家丁衝出城門。
舅舅不出兵那他就自己去,被圍在坎心的不是別人,那是他敬愛有加的父親,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是亦師亦友的長輩。
衝出城門的那一刻,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憑著一腔孤勇對抗滿洲兵,那時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殺到父親身邊,帶著一臉懵逼的吳襄衝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