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崇禎的感慨(第3頁)

 其中,首次出兵兩千,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出兵六千,最後一次是盡出精兵四萬。

 結果,明軍的四次救援行動全部失敗,每次都敗得相當慘,最後一次的四萬大軍還全軍覆沒

 從整個戰爭的過程看,明軍在救援大淩河城時,顯然是犯了兵家大忌。

 明軍的戰鬥力本就不如後金軍隊,還採用添油戰術,逐次增援,沒有集中兵力和強大的後金軍隊決戰,以獲取更大可能的勝利機會。

 雖然集中兵力也未必打得贏,但這種添油戰術也讓老帥孫承宗備受指責,成為他軍事生涯中的一大汙點。

 後人在覆盤“大淩河之戰”時,也會很疑惑,孫承宗也是老謀深算,並非不知兵。

 他肯定也知道後金的圍城打援的打算,以及明軍戰鬥力跟後金軍隊的差異,可他為何還要分批出兵救援?

 孫承宗對上述明軍戰鬥力的缺點,以及分批救援的成功可能性極低,都是一清二楚,但他沒有多少選擇,他要計算的還有政治賬。

 首先,大淩河城危在旦夕,誰也不知道後金會什麼時候拿下城池。

 當時跟城中已經斷絕和外面聯繫,在錦州的明軍也無從得知城中還能堅持多長時間,五天?十天?一個月?完全不清楚。

 在外圍的明軍,只能不斷派軍過去,哪怕打不過去,也要讓大淩河城中的守軍看到希望,堅定他們守城的決心,

 而且,這一戰,不管戰爭過程如何,只要失敗,作為主帥的孫承宗就要背責,他必須做出積極主動的行為,否則,在朝中的政敵不會讓他好過。

 軍事上,添油戰術不可取,但政治上必須做出姿態,不停去救援的姿態。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錦州城、松山城中的關寧軍,也在逼孫承宗不停地派兵去救援。

 因為大淩河城中圍著的是祖大壽,大淩河城對關寧軍來說,是無所謂守不守得住的,但祖大壽對整個關寧軍系統來說,就太重要了。

 當時,遼東將門及關寧軍的頭號首腦就是以祖大壽為首的祖家勢力,他要是完蛋,不管是戰死還是投降後金,對關寧軍來說,都是毀滅性打擊。

 朝廷都知道祖大壽的重要性,“己巳之變”時,袁崇煥被捕,祖大壽馬上帶兵擅自離開,崇禎皇帝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不敢治他的罪。

 有祖大壽在,遼東將門和關寧軍就是一個整體,能團結起來跟朝廷討價還價,獨佔遼東,獨佔遼餉。

 萬一祖大壽不在了,這個利益集團不能短時間推出讓人信服的首腦的話,就極有可能分崩離析。

 所以,在後方以吳襄為首的關寧軍絕不會坐視祖大壽完蛋,他們即使知道添油戰術不對,依舊會逼迫孫承宗出兵。

 在最終的兩軍決戰中,明軍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吳襄部的防線被後金軍隊攻破,他率先逃亡,導致明軍失敗

 但在整個“大淩河之戰”的四次救援行動中,他都是最積極的。

 四次救援,吳襄參與了三次,去一次敗一次,依然還去救援,結果再敗……

 吳襄是祖大壽的妹夫,是遼東將門利益集團中的重要人物,他知道祖大壽的重要性。

 孫承宗或許會去賭大淩河城能堅持到明軍所有援軍到來之前,吳襄絕對不敢賭,站在他背後的遼東將門和關寧軍也不敢賭。

 他們必須出兵,孫承宗不出兵,他們哪怕違抗軍令都會出兵。

 戰後,孫承宗黯然下野,這一戰成為他政治生涯的終結。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關,打到他的老家高陽,孫承宗率全族攜城中軍民抵抗,孫氏舉族遇難,滿門忠烈。

 而大淩河城中的祖大壽向清軍投降後,又哄騙皇太極說要招降錦州,藉機逃回來。

 他繼續掌控遼東將門利益集團及關寧軍,又賺了十多年遼餉,直到崇禎十五年時再度向清軍投降。

 在祖大壽投降後,關寧軍歸屬成長起來的吳三桂執掌,吳三桂最終投降建奴,並聯合其他漢奸,率兵對忠於明朝勢力發起致命打擊。

 作為穿越者,朱慈烺當然很清楚怎麼回事,可崇禎太上皇不可能知道,朱慈烺又沒法和他細說。

 他只能說道:

 “戰術上嚴重失望,明知建奴圍點打援,卻還是派兵三千五千救援,完全就是羊入虎口,有多少明軍夠這樣消耗,為了救一個祖大壽,最終讓六萬救援大軍全軍覆沒……”

 “這次皇太極兵圍錦州目的,依然是圍點打援,他想把我護國軍消滅在乳峰山。父皇看明軍如何將建奴打的全軍覆沒,到時抓住黃太極,希望您不要太過激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