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語000 作品
第529章 最後掙扎
劉宗敏說罷,其他人立即表現贊同:
“對頭,捷軒說的對,腦袋掉了碗大一個疤,咱們決不投降……”
田見秀是流寇中為數不多的讀書人,此時劉金星等人還未加入李自成麾下,顧君恩已經在亂軍中失蹤。
聽到李自成和將士們的話,他點點頭道:
“兄弟們,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咱們任何人都已經沒有回頭路,就算闖王不計較,主動讓咱們去投降,你們認為朝廷能接受嗎?”
“現在放在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不做反抗,束手就擒任憑朝廷處置。第二條路,就是和官軍一拼到底,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
黨守素腿上被鉛彈打出一個血洞,他撕下一塊衣袍咬牙把傷口緊緊包上,隨後挪動一下身體說道:
“官兵若沒有火銃肯定能拼死一搏,可現在咱們根本碰不到他們的毛,想拼命都找不到對手,要想辦法讓官兵靠近咱們才行……”
黨守素也是最早起義頭目之一,歷史上他是抗清夔東十三家之一,和李來亨他們一起堅持抗擊建奴到最後。
“流寇保社稷,海盜守國門。”
這句話可能大夥都聽說過,也是華夏曆史上比較輝煌和悲壯的一幕。
其實作者寫這段歷史時心情很複雜……
李自成當初真的是吃不飽飯才被迫造反,但後期裹挾數百萬流民席捲華夏大地。
他們每到一地不但未給本地百姓帶來任何好處,反而讓當地更加民不聊生。
長江以北百姓幾乎無人種地,都在都在跟著他或被裹挾著造反。
那麼多人要吃飯,糧食從而而來?跟著他的百姓真的能吃飽飯嗎?當然不能。
絕大多數無辜百姓為了一個饅頭變成炮灰,不是餓死就是被打死。
也正是他們四處作亂,讓孱弱的官兵兩線作戰,最後雖然推翻大明,卻導致華夏被蠻夷顛覆。
留頭不理髮,讓多少華夏兒郎被屠殺,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廣州之屠,放黃河水倒灌等等,數不清的慘劇在華夏大地連續上演……
這時前期造反的農民軍又成為抗擊建奴的主力軍,他們聯合南明小朝廷的有志之士一度又讓人看到希望。
可是東林黨和閹黨爭權奪利無恥的內鬥,又讓他們的努力付之東流。
但李過郝搖旗,劉芳亮黨守素,李來亨李定國等等義軍後期主力,在和建奴的作戰中又譜寫一曲華夏兒郎的英雄壯歌……
還有福建鄭芝龍,如果不是鄭芝龍,華夏國門在明末早被西方列強撬開,中國沿海必將是西方強盜的殖民地。
可無論鄭芝龍抱著什麼目的,但鄭家卻真正保住大明國門不失,絕對功大於過。
在他投降後,他的兒子鄭森依然堅持抗擊建奴,甚至趕走遠比他們強大的海上馬車伕收復臺灣,成為大明最後一支抗清的軍隊。
其實在京師的朱慈烺有時心情也很矛盾,若他不是穿越者,只是真正的皇太子朱慈烺,肯定毫不猶豫將流寇全部誅滅。
可他是一個穿越者,又深知明末歷史,難道他會毫不猶豫把李自成和他麾下流寇全部誅殺一個不留嗎?
在看明末歷史時,他開始對劉宗敏沒有絲毫好感,甚至痛恨劉宗敏霸佔陳圓圓讓吳三桂打開山海關。
可是如果劉宗敏不霸佔陳圓圓,吳三桂難道一定不會投降建奴嗎?未必如此!
看到那些貪官汙吏勳貴和皇親國戚們對大明一毛不拔,卻主動開城投降,並進獻鉅額銀兩,恨得牙根癢癢。
可在劉宗敏殘酷拷響百官和勳貴時,朱慈烺又感覺是那麼的解恨和痛快……
跑題了,書歸正傳
在流寇頭目一言我一語討論中,李自成一句話沒有再說,他很清楚歷史上不會再有闖王這杆大旗。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他李自成。
在西番時雖然很苦逼,但至少能保證闖營繼續存在。
可他錯估洪承疇和孫傳庭麾下的戰鬥力,決定率兵進入四川,這才導致闖營的覆滅。
李過看看二叔,他知道二叔心裡難過,並未打擾李自成,而是悄悄命人統計闖營還有多少人存活。
最後心腹親衛悄悄告訴他,所有能動和沒有受傷的兄弟此時都在旁邊,總人數兩百左右,其中還有幾十個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