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發財了(第3頁)
“喏!”
五艘戰艦領令,開始填裝炮彈,火炮的炮門迅速打開,一個個黑洞洞的炮口,從炮門裡伸出來。
……
馬六甲方面,尼德蘭人已經做好戰鬥準備,六艘尼德蘭戰艦列陣,準備硬剛大明艦隊。
對尼德蘭人來說,這次海戰沒有獲勝的把握,主要想消耗大明艦隊的有生力量。
他們真正的依靠,乃是聖地亞哥城堡,只要堅守這個稜堡,明軍對他們無可奈何。
無法攻破稜堡,明軍要麼圍城,要麼撤退,尼德蘭人暫時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尼德蘭這麼自信是有原因的,乃是基於他們對聖地亞哥城堡的瞭解。
他們很清楚知道,聖地亞哥稜堡建成以來,到現在還沒有被敵人從外面攻破過。
無論尼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格蘭人,他們都沒有攻破過聖地亞哥城堡。
在火器發展到一定時期,大炮開始主宰戰場時,傳統城防面臨巨大的挑戰,隨著大炮技術的逐漸完善,人們開始為城牆的作用感到疑惑。
近代數學和工程學的發展,城防終於在十五世紀中葉,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稜形城防開始在意大利出現。
稜堡/星堡,開始成為一大批新式堡壘的統稱,特別是結合拉維林式工事和其他外工程,構成的複雜的多邊形堡壘。
堡壘的設計通常是由五邊形或六邊形角樓和堡壘主城牆構成。
這樣消除了城牆保護的盲點,即所謂的城防死區。
歐洲中世紀的堡壘,通常被安置在高山上,從那裡向敵人發射弓矢槍炮。
堡壘越高,射程越遠。敵人的希望要麼是撞門,要麼是用梯子爬過城牆,戰勝守軍。
對於進攻方來說,這些防禦工事,被證明很難克服,堡壘在戰爭中佔據了關鍵位置。
然而,隨著火藥流傳到西方,漸漸衍生出火槍火炮。
特別是火炮的出現,不但改變戰爭形式,那些高大的城堡,再也不是堅固的堡壘,反而變成火炮的炮靶。
城牆越高,火炮對城牆的傷害越大,除非城裡守軍火炮和敵軍對等,不然他們對著高大的目標猛轟,城牆就會崩塌。
於是稜堡就出現了,稜堡普遍不高,一般高度在五米左右,又有三道防護。
火炮沒有拋物線,想要轟毀稜堡很困難,稜堡裡的人,卻能用火炮火槍攻擊城外無處藏身的敵人。
等敵人出現重大傷亡後,敵人迫不得已,不得不退……
聖地亞哥城堡地理位置和堅固程度,相比尼德蘭人修建的熱蘭遮城和巴達維亞城堡更加堅固。
葡萄牙人,遠沒有用尼德蘭人強大,他們只有修建堅固城堡來防禦,尼德蘭人圍困一年多,裡面葡萄牙人才投降,並不是從外面攻破的。
這就是德蘭人的自信,他們認為自己能守住聖地亞哥城堡。
當然,尼德蘭人的第一道防線,並不是稜堡,而是他們的海軍戰艦。
第二道防線是岸防炮,第三道防線,才是聖地亞哥稜堡。
尼德蘭海軍實力,在當時依然是世界第一。
當然,那是他們還未真正瞭解大明艦隊的厲害,因為他們並未參加巴達維亞和臺灣之戰。
他們認為航海經驗豐富,士兵們在殖民過程中都經過磨鍊,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特別對火器的使用上,更是如魚得水……
……
駐守馬六甲尼的德蘭人,一共只有六艘戰艦,兩艘一級戰列艦,兩艘二級戰列艦,兩艘三級戰列艦。
不要小看這六艘戰列艦,當初他們曾擊敗強大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開始殖民馬六甲。
得到大明艦隊到來的情報,馬六甲總督馬加藤立即命令,六艘戰艦在港口外海面列陣,準備痛擊大明艦隊。
他們知道大明有裝甲戰艦,木船裝甲而已,他們的戰艦現在也有部分裝甲。
當大明戰艦劈波斬浪,出現在尼德蘭艦隊鏡頭裡時,這些洋鬼子有些懵逼。
此時他們這才發現,大明戰艦不是他們想象的模樣。
五艘大明蒸汽戰艦冒著滾滾濃煙而來,給人一種極其震撼的視覺衝擊,如巨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