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旱災

解決鹽商之後,大明諸多問題基本上已經搞定,雖然不是最完美,至少要比前期強百倍。

 建奴已經被滅,漠南漠北蒙古已經統一,雖然多了一個朝鮮省,但大明版圖暫時依然未恢復到巔峰時期。

 因為河套地區,烏斯藏和新疆三地還未收復,朱慈烺未來目標,就是要收復這三個廣大地區。

 只要把烏斯藏和新疆徹底控制在手中,大明領土就可以達到歷史巔峰,甚至超越歷史版圖的巔峰。

 河套地區面積大小,雖然無法和烏斯藏以及新疆相比,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土地肥沃,戰略地位極高。

 河套地區,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

 包括銀川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等地。

 黃河在這裡先沿著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

 自秦始皇派蒙恬率30萬大軍驅逐匈奴之後,地處農牧交界地帶的河套地區,便一直是中原王朝和遊牧民族的必爭之地。

 明朝初年,北元勢力退回蒙古高原本部,明、蒙雙方數次交手互有勝負。

 明太祖朱元璋認識到單純依靠軍事手段,並不能消除蒙古的威脅,於是開始採取以守備為主的邊防政策。

 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北部邊防,不但多次派兵深入草原打擊北元勢力,同時沿北部邊疆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

 特別是在漠南的陰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倫河一線設置了數十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雲川衛、官山衛、全寧衛、老哈河衛等。

 但是朱棣在靖難期間,抽調邊地衛所的兵力南下,明朝的大寧都司、東勝衛等陸續撤到內地。

 這使得朱元璋在河套地區規劃的防禦體系出現了漏洞,河套地區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兵鋒下。

 也先死後,瓦剌部走向衰弱,但是東部草原上的韃靼部,卻又強盛起來。

 宣德年間,蒙古部眾開始出入河套地區。

 明英宗天順五年,韃靼部的孛來入寇永昌和甘州,被涼州都督毛忠擊敗,孛來遂遣使嚮明朝求和並懇求入貢。

 孛來入貢時要求從陝西蘭縣進入內地,而不是以前入貢所要經過的邊防重地大同。

 但蘭縣是進入河套草原的必經之地,孛來使團經蘭縣入貢,然後直接到河套平原定居下來,不再返回草原。

 河套地區,因此逐漸被遷移至此的蒙古人佔據,這裡開始成為蒙古諸部騷擾明朝內地的主要出發基地。

 蒙古諸部年年深入明朝內地,燒殺搶掠,但土木堡之變後的明朝快速衰弱,根本無力收復河套地區。

 嘉靖年間,韃靼土默特部,在俺答汗的統領下,逐漸統一了分裂已久的東部蒙古。

 他們控制了東起宣化、大同,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臨長城的廣大地區。

 俺答汗率部佔據河套之後,以此為據點左突右衝,南下西進,頻繁地對明朝沿邊諸軍鎮,以及腹裡地區進行襲擾,對明朝的北部邊防造成了巨大威脅。

 面對蒙古各部在河套地區的頻繁活動,對明朝北方邊疆所造成的威脅。

 明廷在河套地區採取行動,試圖驅逐蒙古部落,重新將此地納入明朝的統治範圍。

 正德年間,明廷中就已有人提出復套的建議,但並未被明武宗採納。

 嘉靖二十五年夏,俺答汗遣使要求明朝開放朝貢貿易不被允許,於是率軍侵入內地,大掠陝西等地。

 明廷命曾銑以兵部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曾銑在率軍擊退蒙古騎兵。

 嘉靖二十七年,俺答汗率軍南下侵擾宣、大等軍鎮……

 此後,明廷採取閉關拒貢的政策來應對俺答汗,這使得大明和蒙古之間的矛盾更為尖銳。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在多次遣使要求開放朝貢貿易未果後,率兵從大同邊塞一路燒殺搶掠直抵明首都北京城下。

 以武力要求明朝政府開放邊境貿易,史稱”庚戌之變“。

 第二年,明朝被迫開放宣府、大同等地與蒙古進行貿易,但雙方一直時戰時和。

 直到隆慶隆慶年間,明廷與俺答汗達成通貢互市的隆慶和議,才使明蒙緊張的關係得以緩和。

 有明一代,蒙古諸部大多以河套為基地,時常襲擊明朝腹地,明朝北方邊防形勢與河套的得失有著直接的關係。

 河套的丟失是明朝邊防政策失誤頻頻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