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賣斷貨(第2頁)
再加上城市化進程,家家戶戶幾乎都勞動力剩餘,民營企業,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主力。
但上面很快就會發現。
只是簡單地民營企業,並不能給經濟帶來較大的發展。
畢竟落後了那麼多年,現階段的民營企業,百分之八十都是小作坊。
生產經營的也都是手工藝品。
這也是為什麼李星鋒能快速的攻城掠地,野蠻生長。
對比其他的民營企業,星海集團無疑正規的多,專業的多。
但一個星海,能解決的問題有限。
想要快速發展,必須走出去。
走出去是有代價的。
一沒技術,二沒錢,拿什麼走出去?
只能空間換金錢,時間換技術。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某個靠海的省份已經和小日子的日資企業簽訂購了合同。
日資花了很少的錢,合資辦了廠子,利用華夏的人口優勢,價格優勢,把產品成本一降再降,在國際市場上,賺了不少的錢。
有一便有二。
大量的日資企業,看到了人口紅利和勞動力優勢,紛紛跟風進駐華夏。
不教華夏技術的同時,用著華夏的人,賺著華夏的錢,強行為小日子續命。
沒錯,就是在續命。
此刻的小日子,因為產品傾銷到漂亮國,正在被漂亮國利用政策收割。
全球第一的經濟體,看到了危機,開始動手教訓小弟了。
而華夏市場,就是小日子轉移危機和續命的重中之重。
如果能把日資攔在國門外.....
小日子可不單單是三十年經濟不增長那麼簡單了,有九成的概率,小日子經濟會被完全打垮。
如果再聯合國際資本,攜手做空小日子的貨幣,李星鋒有把握讓小日子在幾十年內都翻不了身。
但這一切,此時此刻的他,只能想想罷了。
出不去,一切都是白搭。
出去之後,沒錢也是白搭。
半個小時後,到了商貿街。
或許是工作日的關係,也或許是下午天氣炎熱,商貿街上人影稀稀拉拉。
街兩旁,不少的小攤販在自己搭的棚子下面無精打采,甚至不少攤販放棄了拉客,找塊塑料布,在地上鋪開,假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