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神 作品
第248章 廠長,不好了(第3頁)
因為國家不能讓大街的待業青年成為社會的火藥桶。
於是乎,地方上為了響應上面的政策,便開始找各種辦法安置這些人手。
比如,當初李星鋒大哥能進場,就是這個政策的原因。
所有的國營廠,一個崗位配置兩個人,甚至有的崗位,配置三個人。
再把廠裡髒活累活,都聘請上臨時工,讓臨時工幹,比如裝卸隊,比如之前母親在的食堂。
這些都是各大國營廠的進行的措施,還有一種措施,針對的不是工廠子弟。
工人子弟沒工作,同樣,體制內的子弟也沒有工作。
這幫人空閒起來,造成的危害更大。
於是乎另一個政策便有了。
自己老爹管什麼的,自己兒子就掛靠在老爹的單位,開個公司。
上輩子李星鋒見過不少這樣的子弟。
比如糧食局的子弟,就會掛靠一下,然後開個公司,公司地下幾十個人,這幾十個人一般都是僱傭過來幹活的。
你想要糧食,行啊,拿批條來。
沒有批條,對不起,只能按計劃供應。
但是計劃供應的不夠用怎麼辦?只能找這個下屬的公司。
但是人家養著幾十號人呢,給國家解決就業問題呢,光人員成本都是一筆開銷。
本來十塊錢的糧食,再過一遍下屬公司的手,可能就是十三塊錢。
有可能是十五塊錢,各地的行情不一樣。
然後批條公司的人就會幫你裝車,然後給你運過來。
運費和裝卸費你還得出了。
同樣,運費也是高價。
這個年代,沒有私人運輸,運輸隊要麼是公家的,要麼就是國營大廠的。
同樣,這些運輸隊也掛著兩個身份,一個在廠裡,另一個身份就是掛在這樣的批條公司,只不過司機都是同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