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免費閱讀 作品
第九十一章 詩詞以明志(第2頁)
“錯!”
沈樵山傲然道:“我等親民,只是你未曾看到罷了。”
“你只看到我們未曾為災民發聲,你只看到我們未曾為國獻策,但你卻忽略了我們也做詩詞歌賦!”
“一首送別詩,多少百姓分別之時用以寄託情感?一首思鄉詩,多少遊子吟誦以得慰藉?”
“一首邊塞詩,道出多少士卒之苦悶?”
“哪怕是婉約小調,花間小詞,也能寄託百姓之情感!”
“我們所言,難道不是百姓所言?這難道不是親民?只能說我們的親民方式,與你所言的方式不同罷了!”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頓時鼓掌。
李允華更是激動道:“老先生說得好!我等親民,只是方式不同。”
徐光臣道:“周元小子讀書不多,焉能明白此間道理!”
周元也不得不感嘆,沈樵山這一段說得很好,文人墨客所做詩詞,的確能感動百姓,寄託情愫,這的確是親民。
要反對這一點,根基是立不住的,所以不能從本質上反對,而要從現象上反對。
周元道:“太先生說得不錯,詩詞以明志,百姓亦可寄託情感,或是送別,或是思鄉,或是報國,或是戍邊之苦。”
“然晚輩看來,格局小了。”
沈樵山皺眉道:“格局小了?這什麼意思?”
周元道:“詩詞親民,卻不能助民,詩詞可以感染百姓,寄託百姓的感情,卻不能幫助他們解決困境,這就是侷限所在。”
“一萬首邊塞詩,能讓將士們回家嗎?一萬首思鄉詩,能讓遊子們不再流浪嗎?”
“我周元向來認為,詩詞乃小道耳,確因如此。”
徐光臣聞言不禁大怒:“豎子口出狂言!竟敢說詩詞是小道!你懂詩詞嗎!怕是自己才學有限,自己不會作詞罷了!”
在場眾人頓時咳嗽了起來,一個個低著頭沒敢搭話。
畢竟徐光臣剛從牢裡放出來,還不知道周元單是《三國演義》開篇的《臨江仙》,就足以蓋壓文壇了。
看到四周的氣氛,徐光臣才猛然一驚,想起之前雲州詩會傳出的周元詩詞。
他臉色漲紅,大聲道:“周元,你不必這幅表情,此前你所作詩詞,未必是自己原創吧,你一個小秀才,才讀幾年書,如何作得出那般詩詞來!”
說完話,他瘋狂給李允華使眼色,表示快來撐場子。
李允華隨即站了出來,沉聲道:“說得不錯,你周元此前所作之詩詞,未必出自於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