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臺柳,折於我手

武松近來書讀得勤,又有過目不忘之能,一見這行字,立時想起了“章臺柳”的由來。說是唐朝有個詩人叫韓翊,與名妓柳姬相戀,後來韓翊去外地做官,因安史之亂爆發,不敢攜柳姬前往,這一別就是三年。於是寫下“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的名句。

 後來,“章臺柳”也就成了青樓女子的代稱。

 招牌上的兩行字顯然是青樓女子所寫,看得出來,寫這兩行字的人對自己的命運既迷茫又不甘。

 武松暗道,這詞做得好,字寫得也好,放在後世大概是一名女學霸,不是985也是211莫屬,可在這個時代,只能彈琴唱曲,在達官貴人面前賣笑。

 武松忽然對作詞人有了幾分興趣,便邁步走入巷子中。巷子幽暗,只在兩旁牆壁上掛幾盞氣死風燈,武松暗道,看來這家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約莫走了五六丈遠,巷子便到頭了,武松走進一間小院,院子不大,但佈置的十分精緻,假山流水一應俱全。

 板門半掩著,一塊青布幕懸在門上,裡面掛著棉布簾,屋頂的煙囪煙氣騰騰,可見裡面暖爐燒得正旺。

 “小可貿然到此,不知是哪家姑娘的閨房?”武松還是第一次逛青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便直來直去問道。

 話音乍落,一個丫鬟掀開簾子走了出來,道:“哥哥高姓,從哪裡來?”

 武松略微不喜,我問話你不答話,反倒來問我,於是又問道:“敢問姐兒,外面招牌上的字是哪位姑娘寫的?”

 丫鬟抿嘴一笑:“還有哪位姑娘,我家只一位姑娘。”說著話帶武松往裡面走,口中叫道,“李嬤嬤,有客來了。”

 武松在廳中坐下,不多時出來一位嬤嬤,見了武松便笑成一朵花,道:“官人來的真是時候,今兒個可是我家姑娘最後一晚了,明兒個再來,可就見不著她了。”

 武松笑問道:“怎地,姑娘明兒個就進宮不成?”

 李嬤嬤道:“卻也差不離,姑娘明兒個進樊樓,憑我家姑娘才藝,到哪裡都是花魁!”

 武松見李嬤嬤東拉西扯,就是不請姑娘出來,心中清楚原因,於是從懷裡取出一錠二三兩的銀子,道:“是在下的緣分,給嬤嬤買杯茶喝。”

 李嬤嬤見了銀子更加眉開眼笑,道:“官人豪闊,要見姑娘也行,但有三條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