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六百三十八章 代大匠斫者(第3頁)

 再者韋文龍只是金丹修士,面對屋內兩位成名已久的元嬰劍修家主,一位聽著聊天好像才下五境的米劍仙。

 他確實不太敢喘大氣。

 在倒懸山土生土長的練氣士,對劍氣長城其實不陌生,卻也不熟悉。

 反而不如那些故意遊歷倒懸山的外鄉人,後者往往是奔著劍氣長城去的。

 像他韋文龍這樣的倒懸山人氏,一輩子都沒去過劍氣長城,反而頗多。

 韋文龍最怕的,其實是那個聲名遠播的劍仙米裕。

 風流子,最薄情。

 何況還是一位劍仙。

 米裕覺得納蘭彩煥那婆姨說得有理,便虛心納諫了,起身離開屋子。

 米裕離開之前,神色和善,言語真切,與韋文龍說了句,“文龍啊,你是咱們隱官大人都相當器重的可造之材,莫要妄自菲薄,好好做事,大道可期。以後咱倆就是朋友了。”

 韋文龍趕忙站起身,只是拘謹得很,怯怯懦懦,也沒能放出個屁。米裕便愈發覺得這小子真順眼,讓韋文龍坐下做事,不用如此客氣。

 米裕走到空無一人的大堂那邊,早先屬於幾位女子修士船主的座位,米裕都多瞥了幾眼。

 米裕最後坐在自己那條椅子上,摸出一枚準備送人的玉牌來,此事有些奇怪。

 米裕手中這枚無事牌,篆刻數字九十九,隱官大人離開之前,專門叮囑過,要送給老龍城范家的渡船桂花島。

 別說是皚皚洲的南箕船主江高臺,就連邵劍仙的面子也沒賣。

 可事實上,丁家渡船那個小管事,戰戰兢兢,私底下找過隱官大人,給出一個連米裕都感到意外的“公道”價格。

 但是丁家也由衷希望將來走賬一事,勞煩隱官大人這邊勞心了,免得丁家渡船淪為眾矢之的,被人記恨。

 年輕隱官笑著答應下來,說春幡齋一定會投桃報李。

 事後米裕問起此事,隱官大人只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老龍城丁家是不得已而為之。

 丁家沒那女子船主,米劍仙便懶得多想。

 可關於范家跨洲渡船,米裕知道得不少,沒辦法,桂花島上有位桂夫人,十分出彩,不在容貌。

 米裕不是那種俗人,清楚女子的好看,分千百種。

 只看那臉蛋胸脯腚兒大長腿的,卻不曉得女子有萬般好的,簡直就是不入流,稱不上是他米裕的同道中人。

 老龍城范家,在做跨洲渡船買賣的山頭、家族當中,很不起眼。

 其實除了苻家稍稍有那麼點薄面,其餘幾大姓氏的渡船,靠岸了倒懸山,都不值一提。

 就像先前春幡齋大堂議事的那個丁家船主,比那“霓裳”船主柳深都不如。

 只要是關於動人的女子,米裕都會動心,絕不辜負美人。

 米裕很快就記起好像桂花島上有位桂花小娘,名叫金粟來著,姿容也極佳。

 米裕當然見是沒見過她的。

 米裕更不至於為了見金粟而如何,以前不會,如今更不會。

 之前那次春幡齋,能夠一口氣聚集那麼多條渡船,其實大有玄機。

 吳虯,白溪這些個老狐狸,再加上那座在倒懸山有座私宅水精宮的雨龍宗,以及梅花園子,都是出了力的。

 只是隱官大人從頭到尾都沒提這茬,甚至根本沒打算秋後算賬。

 到底只是小事。

 像這一次,就只有十二位船主,剛剛得到邀請,會在今夜,被邀請到春幡齋做客議事。

 有些早早停岸倒懸山的船主,大多數都有意無意,選擇多逗留了一段時日,既不著急卸貨,更不著急離開,就等著春幡齋的請帖。

 除了距離最近的南婆娑洲,先前那些渡船應該都未返回各自大洲,應該依舊還在歸途中。

 寶瓶洲除了范家桂花島,還有一條侯家的渡船“煙靈”。

 應該是得了苻家或是丁家的飛劍傳訊,這兩艘跨洲渡船,只隔了兩天,就先後趕到倒懸山。

 大大小小的八洲渡船,與晏家、納蘭家族,或是孫巨源這些交友廣泛的劍仙,其實都有或多或少的私交,道理很簡單,劍氣長城這邊,大族豪閥劍仙或是子弟,會有諸多稀奇古怪的要求,重金購買那些奇珍古玩不去說,光是價格翻了不知多少的山珍海味,就多達將近百餘種。侯家渡船“煙靈”,便會在物資之外,又專供奇香,讓仙家山頭編織香囊十六種,賣給劍氣長城的那撥固定買家。

 關於此事,隱官一脈有過不小的爭執,林君璧與愁苗劍仙難得站在一條戰線,提議斷絕所有這類渠道供給,以後劍氣長城再不收取任何一件無用之物。

 只是最終隱官一脈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案,縮減這類買賣往來,但是並未一刀切下,徹底斷絕此事。

 依舊停靠在捉放亭渡口那邊的桂花島,得了春幡齋請帖,在侯家渡船管事趕來之後,先通氣。

 如今桂花島管事一職,落到了范家供奉馬致頭上。

 金丹劍修,本命飛劍“涼蔭”。

 桂花島上的那座圭脈小院,記在一位外鄉人名下,已經多年不再對外開放。

 馬致曾經在那邊,為一個外鄉少年指點劍術。

 在桂夫人的雅緻小院當中,弟子金粟,負責煮茶待客。

 馬致與侯家船主正在商量著如何送禮,因為聽聞先前靈芝齋一夜之間,就少了百餘件仙家寶物,如今留下來的,要麼是禮太輕情意便重不起來的一些個花俏靈器,要麼是價格太過昂貴、讓人望而生畏的稀罕法寶。

 船主侯澎對待此事,便憂心得很,如今侯家雖說在老龍城以北、觀湖書院以南的廣袤地帶,生意做得極好,但是賬面外的穀雨錢,其實相當有限,如果自家渡船“煙靈”在離開老龍城之前,侯家就已經聽說此事,需要走那趟春幡齋,進門之前先備好重禮,倒也不算太麻煩,這點穀雨錢還是掏的出來,可是侯澎與桂花島都是半路得到飛劍傳訊,侯澎需要自己先掏腰包,這就頭疼了。少了,禮物不夠分量,貨比貨,給春幡齋嫌棄,事後肯定要被范家祠堂拿來非議,可要是穀雨錢掏多了,春幡齋那關過去了,家族那邊又得說另外一番閒話了。

 真正做事情的人,就是這樣,做多錯多,在家享福的,反而一年到頭,嚼舌頭不閒著。

 馬致也好不到哪裡去,如今范家是多事之秋,老劍修恰恰因為與未來家主範二關係親近,反而也被殃及。

 如今他的一舉一動,都被范家祠堂那些老頭子仔細盯著。

 大小姐範峻茂,已經許久不曾露面,范家對外宣稱是她獨自一人,出門遠遊去了。

 馬致有些猜測,但是不敢與任何人談及此事。

 從少年變成年輕人的範二,也逐漸開始參與家族經營事務,馬致自然是屬於範二這座山頭的,不然馬致也當不上這個渡船管事,哪怕桂夫人開口提議,舉薦馬致擔任船主,范家祠堂那邊應該也無法通過。雖說桂花島早就是範二名下的產業,但是如今范家,對這個少不更事的二少爺,非議不小,因為當初借了那麼大一筆穀雨錢給大驪龍泉的落魄山,祠堂議事,爭論得就很激烈,范家許多老人都覺得範二還是太稚嫩,太意氣用事,哪怕是未來家主,也不該完全掌管桂花島渡船,應該有一個老成持重的范家前輩,幫著打理一些年頭,才好放心交給範二經營。

 如果不是有孫家跟著一起掏錢打水漂,再加上範二動用了一大筆本就記在他名下的私房錢,休想通過此事。

 桂夫人只是喝茶,氣態嫻靜,並無言語。

 雙方大致談妥瞭如何準備禮物,以及進了春幡齋之後如何行事,大體上還是學那先前的苻家、丁家,少說多看,寡言無錯。

 侯澎放下茶杯,臉上泛起古怪神色。

 馬致談完了事情,也就不再喝那茶水,自顧自喝起了一壺桂花小釀。

 侯澎輕聲問道:“新任隱官是叫陳平安?”

 馬致繃著臉,仍是沒忍住,大笑道:“侯澎老弟,你想什麼呢?!”

 金粟一頭霧水。

 桂夫人輕聲解釋道:“劍氣長城的新任隱官,是個年紀輕輕的劍仙,名叫陳平安。”

 侯澎加上一句,“浩然天下的大雅言,說得極為流暢。”

 金粟也忍不住偷偷笑了起來,與那馬致如出一轍,只是沒後者那麼大笑出聲。

 沒辦法,她與馬致前輩,都對另外那個陳平安,太熟悉不過了。

 來自大驪王朝的那個陳平安,早年就住在桂花島距離此處,不算太遠的圭脈小院。

 金粟,都沒覺得這是個事兒。

 這位侯船主的想法,也太不著調了些。

 兩個人,同名同姓都叫陳平安罷了。

 怎麼可能是同一人。

 可能嗎?

 在金粟的記憶當中,那就是個乘船遊歷途中,還會掏錢請桂花島丹青高手作畫留念的客人。

 是一個穿著整潔卻難掩身上那股寒酸氣的外鄉少年。

 好像當年還揹著把劍?不過卻是個境界不高的純粹武夫。

 最後在師父授意下,金粟還陪著少年,一起遊歷了倒懸山各處景點。

 拘束,古板,無趣。

 就是那麼一個外鄉少年。

 依稀記得,好像皮膚黝黑,個子不高還瘦弱,說話嗓門都不大,就是喜歡四處張望,不過與人言語的時候,倒是眼神清澈,不會眼神遊移不定,就那麼看著對方,始終會豎耳聆聽的樣子。

 侯澎說道:“既然連那丁老兒都安然返回老龍城,應該是我想多了。”

 馬致笑著點頭。關於此事,不可多聊,各自心裡有數即可。

 山不轉水轉。

 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相逢是緣,可緣分也分善緣孽緣不是。

 一旦真是那個萬一又萬一的萬一。

 那麼桂花島是天上掉下來了一樁善緣。

 對於苻家以及其餘老龍城大姓而言,可就不好說了。

 灰塵藥鋪,武夫宗師鄭大風,與苻家相約登龍臺,動用了一件半仙兵的城主苻畦,事後更是與鄭大風有過一場截殺,除了范家和孫家,其餘老龍城大姓,個個見者有份,親自參與其中了,幫助苻家,負責攔截灰塵藥鋪那夥外鄉人。

 其中丁家,還牽扯到了那個原本不可一世的桐葉宗。

 原本如日中天的桐葉洲第一大仙家宗門,據說如今日子不太好過,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的事情,火上澆油事情,一樁接一件,總之處境十分慘淡,丁家如今更是被殃及池魚,白白遭罪一場,許多生意上的份額,暗中都莫名其妙給瓜分了去,只是其餘幾家做得不算過火,丁家也能隱忍,何況大體上,丁家還是跟著苻家,在賺著大錢。只是丁姓未來在老龍城淪為墊底,是大勢所趨。

 所以丁家對待跨洲渡船一事,註定會極為熱衷,無比希望以此打破僵局,為的就是能夠與春幡齋攀附關係。

 馬致與侯澎,也都是老江湖了,所以完全可以想象,丁家一定會給出一個極低的價格,舍了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