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落座主位的那個年輕人(第3頁)
春幡齋的主人,劍仙邵雲巖就站在門外那個年輕人身旁。
半點不介意是不是被鳩佔鵲巢了。
初次相逢的兩人,正在閒聊那北俱蘆洲的劉景龍與水經山仙子盧穗,聊得十分投緣。
邵雲巖說那劉景龍大道可期,將來有希望成為北俱蘆洲第一位飛昇境劍仙。
年輕人便說那盧仙子溫婉動人,善解人意,與劉景龍是天作之合的神仙美眷,順便誇了幾句盧仙子的傳道恩師。
邵雲巖不在乎言語之人的真心與否,在此數百年,哪怕是些客套話,聽上一聽,也是好的。
倒懸山這場鵝毛大雪,半點不頃刻花了。
佳人與大雪,自古是絕配。
又閒聊過了那串葫蘆藤與黃粱福地的美酒,邵雲巖問道:“是不是可以喊他們過來了?”
年輕人笑道:“不著急,不能讓劍仙們白白走一遭倒懸山,讓那些摸慣了神仙錢的同道中人,再與我一般,多感受幾分劍仙風采。”
邵雲巖點頭道:“早該如此了。”
先前閒聊言語不少的年輕人,在此事上保持了沉默,只是雙手籠袖,手指在袖中輕輕對敲,望向那場大雪。
若是一顆顆雪花錢便好了。
邵雲巖也跟著仰頭望去,少有的心靜時分。
去年舊夢,夢見在我傍,忽覺在異鄉。
今年新夢,忽到水經舊山頭,見她依舊笑如花。
年輕人突然說道:“邵劍仙,今夜此事過後,你早年答應劍氣長城的那件事,我們打個商量,可以改一改。事情還是那麼個事情,但是結局可以不一樣。三方誰都不會為難。”
邵雲巖皺眉問道:“你說了算?”
年輕人笑道:“我說了不算,誰說了算?”
邵雲巖如釋重負。
原本早已打定主意死在倒懸山的劍仙,後退幾步,向那年輕人抱拳致謝。
年輕人坦然受之,不過伸手出袖,抱拳還了一禮。
只要不涉及生死,便無事一身輕了的邵雲巖,便投桃報李道:“生意一事,可以算上春幡齋一份。”
年輕人立即伸手搭住邵雲巖的手臂,“仗義,果然劍仙風采,這場雪沒白看,苦等邵劍仙這句話久矣。”
邵雲巖有些措手不及。
估摸著那群商賈,今夜要遭殃倒大黴了。
因為除了待客的,又多出了兩位聯袂賞景歸來的劍仙,孫巨源和高魁。
除此之外。
劍氣長城劍仙米裕。
中土神洲邵元王朝苦夏。
南婆娑洲元青蜀,西北流霞洲蒲禾,西金甲洲宋娉,西南扶搖洲謝稚,皚皚洲女子劍仙謝松花,北俱蘆洲浮萍劍湖酈採。
寶瓶洲魏晉。
一大撥劍氣長城本土劍仙和外鄉劍仙,就這麼突然離開了劍氣長城,齊聚倒懸山。
這是劍氣長城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
邵雲巖告辭一聲,率先進了屋子,在自己那張椅子上落座,反正也沒幾步路,因為最靠近中堂大門這邊。
今夜造訪倒懸山的劍仙當中,沒有桐葉洲人氏。
因為桐葉洲是唯獨沒有跨洲渡船的一個大洲,剛好也無劍仙在劍氣長城練劍。
也算兩相宜了。
但是那個與大天君點頭致意的男子,如今劍氣內斂至極,與一位獨自遊歷劍氣長城的桐葉洲中五境劍修,一起悄然離開了倒懸山,去往桐葉洲如今最為落魄的桐葉宗,只是這一次不是問劍,而是幫忙出劍,既是幫桐葉洲,更是幫浩然天下,若非如此,他豈會願意離開劍氣長城,反而讓小師弟獨自留下。
讀書人最怕大義。
左右從來只認為自己是山下的讀書人,不是什麼山上的劍仙。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到了桐葉洲,未來出劍可以更多,並且有可能是更加的一人仗劍,身邊再無劍仙。
小師弟耍了心機,要他這位師兄去南婆娑洲,說是那邊將來形勢最為險峻,只是左右聽過某個小王八蛋的言語後,決定去桐葉洲。
小師弟悔青了腸子。
陳清都當時挺樂呵。
此去路遠。
沿途路過的蛟龍溝,雨龍宗,都不會做任何停留。
只在蘆花島那邊稍作停留,確定那座造化窟當中,到底是傳說中的道門高真,還是崔東山所謂的隱匿大妖。
若是高人,坐而論道,若是大妖,一劍砍死。
左右極少有為難之事。
此次與左右同行之人,是桐葉洲一位年紀輕輕的金丹劍修,說是年輕,事實上與左右是差不多的歲數,還真不算什麼年老。
年輕金丹名為王師子,是個山澤野修,在野修當中,這個年紀成為金丹,並且是劍修,稱得上是一位天才劍胚了。
可惜到了劍氣長城,找不到幾個同鄉,偏是劍仙滿街走的劍氣長城,王師子境界又不高,其實處境十分尷尬,而唯一能算鄰居的寶瓶洲,除了風雪廟魏晉,也無其餘劍修,王師子自然不敢去找魏晉客套寒暄,見了面,又能聊什麼?到頭來,在劍氣長城這十餘年,就真的只是形單影隻的埋頭修行而已,幾次去往城頭殺妖,收穫不大,能夠支撐他在劍氣長城住下而已。
只是這兩年,好了些,因為常去某座小酒鋪那邊買酒,無朋無友的,除非客人稀少,很難上桌喝酒,就只能蹲路邊喝壺酒、吃碗陽春麵了,相較以往的孤苦伶仃,滋味委實不錯。
此次返回家鄉,更是天大的意外,不曾想竟然能夠與左大劍仙同行。
不過王師子知道輕重利害,一路上始終沉默。
臨近蛟龍溝,左右說道:“不用太過拘謹,若有修行上的疑惑,只管開口詢問。”
王師子輕聲道:“晚輩境界低微,問題都不大,可以到了桐葉洲,再問不遲。”
左右也不為難這個同齡人劍修。
左右回望一眼倒懸山方向。
夜幕沉沉,天地之間,滿天吹過玉紛紛,雪光絕勝水銀銀。
王師子好奇問道:“晚輩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劍氣長城,前輩為何還願意主動傳授晚輩劍法。”
左右收回視線,笑道:“桐葉洲山澤野修,金丹客王師子,孤身一人,於十四年間,三次登上城頭,三次被迫撤離城頭,我左右與你是同道中人,所以與你說劍,不是指點,是切磋。”
王師子無言以對,幾次欲言又止。
左右說道:“有話直說。”
王師子笑道:“我還以為是二掌櫃在與我說話呢。”
左右大笑,“我與陳平安是同門師兄弟,你覺得言行舉行差不多,不奇怪。”
王師子說道:“前輩,我相信二掌櫃以後肯定可以揚名浩然天下!”
左右搖頭道:“等著吧,浩然天下只會嫌棄他做得太少,以前種種不認之事,都會成為攻訐理由,什麼文聖一脈的關門弟子,左右的小師弟,陳清都也要刮目相看的年輕人,好一個遠離戰場的新任隱官大人,都是將來否定我小師弟的極佳理由。若是死了,反正是應該的,那就不提了。可只要沒死在劍氣長城,就是千錯萬錯。”
王師子心情沉重。
左右說道:“也不奇怪,習慣就好。”
左右與王師子一直御劍往東而去,再無言語。
倒懸山,春幡齋。
春幡齋的中堂布置,還是浩然天下書香門第的禮儀規矩。
掛了一幅神仙山水的中堂字畫,是那北俱蘆洲一處不知名山頭,兩側掛有儒家修身齊家內容的對聯,更上是匾額“留北堂”。
板壁前擱放長條案,案前是一張四仙桌,兩側放椅兩條。
在大門與板壁之間,東西相對,擺放了一張張椅子,秩序井然。
進門之人,起坐之間,便是一方小天地。
那些各洲渡船的話事人、管事,陸陸續續進入這座廳堂。
山水窟白溪坐下後,與幾位老友相視一眼,都不敢以心聲言語,但是從各自眼神當中,都看出了一點憂慮。
廳堂當中的座椅擺放,大有講究。
宗門底蘊,渡船與買賣大小,渡船話事人的個人聲譽,好像都被算計了一遍。
比如白溪就發現那個皚皚洲的那艘“南箕”渡船,管事是個沒什麼名氣的金丹瓶頸修士,一直做著中等規模上下的買賣,在平時渡船管事的人情往來當中,都屬於那種上了酒桌也不太說得上話的一個,但是今天座位安排,卻極高禮遇,白溪是因為山水窟自家老祖洩露過天機,才知道此人其實是位深藏不露的玉璞境符修士,之所以做著倒懸山跨洲買賣的勾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每次都會偷偷去一趟蛟龍溝做真正的隱蔽生意,用神仙錢,換取他以獨家秘術、汲取龍氣的機會,到了皚皚洲,轉手再將幾張蘊藉精粹龍氣的珍稀符,以天價賣給皚皚洲劉氏。
老祖要白溪注意火候,無需刻意結交此人,只是碰面後注意眼神、言語即可。
白溪敢斷言那個“金丹境老修士”,看似臉色鎮靜,事實上肯定不太好受。
最終人人落座。
十餘位離開劍氣長城的劍仙,坐在右手邊的座椅上,位置相對座椅緊密的左邊,更加稀疏,剛好一洲劍仙,與一洲渡船管事面對面而坐。
所以直到這一刻,數十位渡船管事才開始重新打量起那個年輕人。
在座每一位客人,都是人人皆有各自生意經、把那買賣做爛了的老狐狸,先前或多或少都留心注意過此人,春幡齋中堂佔地極廣,柱子極多,懸掛楹聯便多,那個年輕人就一直在仰頭欣賞楹聯文字。
像那中土神洲的吳虯、唐飛錢兩位上五境老神仙,便仔細觀察過這個略顯突兀的年輕人,只是看出了大致深淺後,便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會當真以為對方真的只是位下五境修士,心中有些計較,不約而同,將那人當做了一位年輕容顏、擅長遮掩氣象的劍仙。
那張匾額下邊的四仙桌,兩側椅子,始終空懸無人落座。
倒是有一塊玉牌放在四仙桌上,看玉牌擱放的位置,是靠近浩然天下渡船管事這邊的。
不光是吳虯,幾乎所有人都有了些猜測,兩個位置,莫不是那位太徽劍宗的仙人劍修,韓槐子會佔據其一,然後最後再來一個壓軸的大劍仙,例如納蘭燒葦?甚至是那名次更高的董、陳、齊三姓家主之一?不然何至於一股腦出現這麼多的劍仙壓陣?
只可惜如今再想要獲得劍氣長城那邊的消息,太難。
並且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擅自行事。
哪怕是孫巨源這般好說話的劍仙,也早就開始閉門謝客,後來更是直接去了城頭,府邸所有下人,要麼跟隨這位劍仙去往城頭,要麼禁足不出,曾經有人覺得不需要如此,然後偷偷出門沒多久,就死了。
所以如今倒懸山得以流傳的消息,都是那些劍氣長城自己覺得不用隱藏的消息。
當所有人落座,對面劍仙也早已落座。
不一樣的劍仙,不一樣的性情,不一樣的坐姿,不一樣的氣息。
哪怕是吳虯,也感受到了一股窒息的感覺。
無形中,他們人人是與那依次排開的十數位劍仙對峙!
關鍵是明擺著其中哪些來自浩然天下的劍仙,今夜卻人人以劍氣長城的劍修自居。
除了中土神洲、北俱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