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南歸北遊(第3頁)
李柳悄悄點頭致意,然後她雙手抱拳放在身前,對婦人求饒道:“娘,我知道錯了。”
隨後小屋內,便唯有婦人的絮絮叨叨,與陳平安一絲不苟的提筆寫字。
那個行過萬里路、也讀過了萬卷書的青衫年輕人,正襟危坐,腰桿挺直,神色認真。
最後陳平安揹著竹箱,手持行山杖,離開店鋪,婦人與漢子站在門口,目送陳平安離去。
婦人一定要李柳送一程。
李柳手裡邊挎著一個包裹,都是她孃親準備的物件,多是小鎮特產。
當然裡邊還有三件被她親手修繕過後的法袍。
婦人小聲唸叨道:“李二,以後咱們閨女能找到這麼好的人嗎?”
李二想了想,“難。”
婦人一腳踩在李二腳背上,拿手指狠狠戳著李二額頭,一下又一下,“那你也不上點心?!就這麼幹瞪眼,由著平安走了?喝酒沒見你少喝,辦事半點不牢靠,我攤上了你這麼個男人,李柳李槐攤上了你這麼個爹,是老天爺不開眼,還是咱仨上輩子沒積德?!”
李二悶不吭聲,當然沒敢躲避。
婦人嘆了口氣,悻悻然收手,不能再戳了,自己男人本就是個不開竅的榆木疙瘩,再不小心給自己戳壞了腦袋,還不是她自個兒遭罪吃虧?
小鎮大街上,兩人並肩而行。
李柳輕聲道:“陳先生,黃採會帶你去往渡口,可以直接到達太徽劍宗周邊的宦遊渡,下了船,離著太徽劍宗便只有幾步路了。率先造訪太徽劍宗的問劍之人,是浮萍劍湖酈採,這種事情,就是北俱蘆洲的老規矩,陳先生不用多想什麼。”
說到這裡,李柳笑道:“忘記陳先生最重規矩了。”
陳平安搖頭道:“但是對於合情合理的規矩,理解得還是太少太淺,遠遠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禮。”
李柳對此不予置評。
主要還是不願指手畫腳。
李柳問道:“陳先生難道就不向往純粹、絕對的自由?”
陳平安笑道:“其實也會羨慕那種無拘無束,但是我一直覺得,沒有足夠認知作為支撐的那種絕對自由,既不牢固,也是災殃。”
兩人走過大街拐角處,前方不遠處,便站著施展了障眼法的獅子峰老元嬰山主。
李柳將挽在手中的包裹摘下,陳平安就也已經摘下竹箱。
李柳本來想著讓他站著便是,她來打開竹箱,此刻李柳遞去包裹,笑道:“陳先生怕人誤會?其實街坊鄰居已經很誤會了。”
陳平安將包裹放入竹箱,重新背在身後,笑著沒說話。
最後李柳以心聲告之,“青冥天下有座玄都觀,是道家劍仙一脈的祖庭,觀主名為孫懷中,為人坦蕩,有江湖氣。”
陳平安答道:“感謝李姑娘贈我一顆定心丸。”
————
在黃採的親自陪同下,陳平安與這位獅子峰山主一路閒聊,然後道別,最終乘坐一艘雕樑畫棟如閣樓的仙家渡船,去往宦遊渡,人不少,其中不少都是奔著太徽劍宗去的,正在渡船上議論紛紛,很正常,既然那位北俱蘆洲的陸地蛟龍,已經出關破境,緊接著就會是三場驚世駭俗的劍仙問劍,分別是女子劍仙酈採,董鑄,與那位北地劍仙第一人白裳!
除此之外,都會聊到獅子峰的那場金色雲海與武運甘霖。
都在猜測是獅子峰處心積慮隱藏了一位純粹武夫,還是某位過路客人。
陳平安去了屋子,打開竹箱,準備取出三件法袍,收入咫尺物,但是打開包裹的時候,卻發現裡邊除了柳嬸嬸準備的各色吃食、特產,還有一枚翠綠欲滴的精緻玉牌,被李柳施展了山水禁制,故而靈氣不彰顯,陳平安才沒有事先察覺,陳平安嘆了口氣,蹭吃蹭喝蹭拳不說,還蹭了這麼珍重的一件回禮,哪有自己這麼當客人的。
玉牌銘文為“老蛟定風波”。
與法袍都收了起來,陳平安開始繼續煉化三處關鍵竅穴的靈氣。
一路無事。
到了那座離著太徽劍宗不過三百里距離的宦遊渡。
陳平安發現人滿為患,果然都是趕來湊熱鬧的修道之人。
在渡船進入太徽劍宗地界後,陳平安便飛劍傳訊齊景龍。
在渡船這邊,沒見到齊景龍,陳平安只看到了那個割鹿山出身的少年,白首。
白首飛奔過來,在人流之中如游魚穿梭,見著了陳平安就咧嘴大笑,伸出大拇指。
陳平安疑惑道:“什麼時候讓你這麼樂呵?”
白首哈哈大笑道:“姓陳的,你是不是認識一個雲上城叫徐杏酒的人?”
陳平安笑了起來,“認識。”
白首捧腹大笑,“好傢伙,姓劉的如今可風光,一天到晚都要招呼登山的客人,一開始聽說那徐杏酒,投了拜山帖子,自稱與‘陳先生’認識,姓劉的硬是推掉了好些應酬,下山去見了他,我也跟著去了,結果你猜怎麼著,那傢伙也學你揹著大竹箱,客套寒暄過後,便來了一句,‘晚輩聽說劉先生喜歡飲酒,便自作主張,帶了些雲上城自己釀造的酒水。’”
白首說到這裡,已經笑出了眼淚,“你是不知道姓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