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劍去往祖師堂(第2頁)
而且趙鸞的天賦越好,這就意味著老儒士肩上和心頭的負擔越大,如何才能夠不耽誤趙鸞的修行?如何才能夠為趙鸞求來與之資質相符的仙家術法?如何才能夠保證趙鸞安心修道,不用憂愁神仙錢的耗費?
以前,陳平安根本想不到這些。
唯有行過萬里路,見過百種人千件事,才可以真正知曉當一個“好人”的不容易,對於世間無數苦難,才能夠更多感同身受。
所以在進入綵衣國之前,陳平安就先去了一趟古榆國,找到了那位早已結下死仇的榆木精魅,古榆國的國師大人。
因為擔心這位身居高位的精怪,還會去找那棟古宅的麻煩。當年梳水國那場刺客偷襲,讓陳平安記憶深刻。
到了人家地盤的京城重地,很簡單,陳平安找上門,見了面,三拳撂倒。
打得對方傷勢不輕,最少三十年勤勉修煉付諸流水。
再問他要不要繼續糾纏不休,有膽子派遣刺客追殺自己。
以書生面貌示人的古榆國國師,當時已經滿臉血汙,倒地不起,說不敢。
畢竟當時兩把飛劍,一口懸停在他眉心處,一口飛劍劍尖直指心口。
陳平安這才離去。
並且故意在古榆國京城大門口外的一座茶水攤子上,陳平安就坐著那裡,等待那位國師的後手。
但是沒有。
陳平安這才去往綵衣國。
陳平安喝了口熱茶,開門見山道:“吳先生,聽說綵衣國有修士想要收取鸞鸞為弟子?”
吳碩文點了點頭,憂心忡忡道:“若是那位大仙師真有心傳授仙法給鸞鸞,我便是再不捨,也不會壞了鸞鸞的機緣,只是這位大仙師之所以執意鸞鸞上山修道,一半是看重鸞鸞的資質,一半……唉,是大仙師的嫡子,一個品行極差的浪蕩子,在綵衣國京城一場宴會上,見著了鸞鸞,算了,這般腌臢事,不提也罷。實在不行,我就帶著鸞鸞和樹下,一起離開寶瓶洲中部,這綵衣國在內十數國,不待了便是。”
陳平安問道:“那座仙家山頭與父子二人的名字分別是?距離胭脂郡有多遠?大致方位是?”
吳碩文雖然疑惑不解,仍是一一說清楚,其中那座朦朧山,距離胭脂郡一千兩百餘里,當然是徒步而行的山水路途。
陳平安喝過了一碗茶水,起身笑道:“那我就先去趟朦朧山祖師堂,回來再敘,不用太久。”
吳碩文起身搖頭道:“陳公子,不要衝動,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朦朧山的護山大陣以攻伐見長,又有一位龍門境神仙坐鎮……”
陳平安神色從容,微笑道:“放心吧,我是去講理的,講不通……就另說。”
有些話,陳平安沒有說出口。
當下能講的道理,一個人不能總憋著,講了再說。例如朦朧山。那些暫時不能講的,餘著。比如正陽山,清風城許氏。總有一天,也要像是將一罈老酒從地底下拎出來的。
至於如何講理,他陳平安拳也有,劍也有。
去了那座仙家祖師堂,唯獨不用如何磨嘴皮子。
先前在落魄山竹樓,見過了崔誠所謂的十境武夫風采,也聽過了老人的一個道理,就一句話。
與講理之人飲醇酒,對不講理之人出快拳,這就是你陳平安該有的江湖,練拳不光是用來床上打架的,是要用來跟整個世道較勁的,是要教山上山下遇了拳就與你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