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白衣僧人(第2頁)

 故而這次無比隆重的佛道之辯,北山寺風頭最盛,反觀擁有千年淵源的白水寺這邊,竟然至今仍無一位僧人,揚言要出席那場決定三教順序的盛會。

 最近春雨連綿,青鸞國座座寺廟林立於濛濛煙雨中,今天黃昏裡,有位身披雪白袈裟的年輕僧人,在白水寺內緩緩而行。

 白水寺已經關閉山門將近一月有餘,苦了那些心誠的善男善女。

 年輕僧人臉色清冷,一路上老僧和小沙彌與他打招呼,所披袈裟醒目的年輕僧人皆愛答不理,所有人都習以為常。

 年輕僧人來到一座池水幽綠的小池塘欄杆旁,這口不太起眼的池塘,卻有龍潭美譽,因為傳言小卻極深不見底的池塘內,棲息著一頭老黿,是白水寺建造之初的僧人放生,每逢白水寺僧人講經至妙處,老黿才會出水現世,關於此事,青鸞國正史都有詳細記載,無人質疑。

 年輕僧人繼續隨意散步,走在大雄寶殿後邊一側的長廊中,步步登高,屋簷下懸掛著一串串的精緻鈴鐺,當年輕僧人拾階而上,便有一隻只名為“簷下鐵馬”的精魅,孕育、寄居於鈴鐺之中,此時它們紛紛飛出鈴鐺,長有一對透明羽翼,開始搖晃風鈴。年輕僧人似乎不太喜歡這份叮咚作響、古寺愈靜的祥和氛圍,皺了皺眉頭。

 那些小巧玲瓏的精魅,立即躲回鈴鐺內。

 年輕僧人轉過頭,俯瞰大雄寶殿後邊的一處小廣場,那裡就是白水寺歷史上“高僧說法,天女散花”的場地,記得那天落下了好多的金色桂子,傳法僧人與聽法僧人,都坐在了桂子堆裡,說法之僧,對那股芬芳不太適應,還打了好幾個噴嚏來著。聽者有心,覺得會意,又琢磨出了好些說頭來,然後一一都給寫在了白水寺石碑上。

 走完了階梯,登頂後,繞過了藏經樓,行去方丈室旁邊,有半人高的黃泥牆,圍出了一方小天地,有一口水井,井旁有石桌石凳。

 年輕僧人推開了竹木製成的籬笆小門,走到水井邊,小水井的井口已經封堵上很多年了。

 早年在這裡,發生過一樁佛門著名公案,據說連中土神洲都有所耳聞,這才是白水寺近百年來沒出高僧、卻依舊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關於這樁公案,白河寺吵了數百年,青鸞國各大寺廟爭吵,佛道之間吵,歷代向佛學道的文人也要為此吵架,沸沸揚揚,光是寺廟各處牆壁上發表對這樁公案的見解,就有多達四十餘位各地高德大僧、文豪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