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就是不讓我吃醋嘛!
“評委會特別傑出獎.《蜘蛛女之吻》《雅克的十一月》.”
“最佳導演獎彼得.哥薩《停止不動的時間》.”
隨著獎項的依次頒佈,《望鄉孤軍》的劇組人員,紛紛緊張了起來。
因為到了現在,只剩下最後的大獎沒有頒佈了,但《望鄉孤軍》還顆粒無收。
雖然大家無比的期待獲得最重要的最佳影片獎,但是最近幾天的報紙上,有關《颱風俱樂部》跟《望鄉孤軍》之間的競爭話題就沒斷過。
而根據相關評論分析,《颱風俱樂部》好像還佔上風。
因為很多人說《望鄉孤軍》是一部“大製作”的歷史風景片,只是給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而缺乏對心靈的探索。
反觀《颱風俱樂部》,卻充分探討了家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電影裡的年輕學生,都來自不完整或有問題的家庭背景,這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和人際關係。
電影通過展現他們的種種衝突和抗爭,揭示了家庭對個體身份形成和成長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傳統觀念和社會期望的質疑和反叛。
並且激勵觀眾去思考家庭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家庭和社會之間找到平衡和獨立,引導去思考個體在社會中的定位和追尋真實自我的掙扎。
總而言之,就是《望鄉孤軍》商業性太濃,藝術性不夠,就跟戛納跟奧斯卡的區別一樣,不適合東京電影節的立意風格。
而且根據李野的記憶,東京電影節後面連續幾屆,都是由內地的文藝片獲得了大獎,
《老井》《過年》《藍風箏》《天國逆子》.連續八年奪魁。
只不過李野記得當初看那部《天國逆子》的時候,看的非常壓抑,跟《望鄉孤軍》這種表現種花家曾經強大的影片,完全不是一個路子,也不知道那種壓抑感,是不是藝術性的反應。
而今《望鄉孤軍》橫掃了整個東亞電影市場,是無可爭議的票房冠軍,如果卻在你這裡顆粒無收那是不是就給這屆電影節加了一個噱頭,博取更多的新聞關注?
李野扭頭看向了遠處的一群年輕人,他們是《颱風俱樂部》的演員,看看他們的表情,比李野這邊還要緊張。
“獲得最佳影片的是.”
主持人拖了個長音,在賺足了觀眾的期待之後,才大聲宣佈道:“《望鄉孤軍》,恭喜遠道而來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