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隨流雲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六章 你覺得不完美,我覺得剛剛好(第2頁)

 

而在當今內地的一眾花旦之中,龔樰的顏值也是最高的幾位之一。

 

只不過這會兒的龔樰,卻是一身村姑的打扮,跟其餘的一幫子劇組人員對著冬天的第一場雪興奮雀躍。

 

李大勇忍不住的問:“哥,他們高興什麼呢?”

 

李野想了想道:“應該是拍一場很重要的戲,需要雪中取景,看他們的樣子應該是等了幾天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看到了李野等人。

 

“欸,霍先生來了呀?我們都沒看見你,抱歉抱歉.”

 

“嗨,還真是霍先生,哦,李野同學也來了,今天你們真是趕巧了,要是再晚兩天來,我們都要離開這裡了.”

 

事實證明,身份這個東西還是很重要的,李野、李大勇和霍仁強三人之中,霍仁強的身家最薄,但是卻最受劇組的歡迎。

 

而身價億萬的李野和李大勇,卻好似是霍仁強霍先生的跟班。

 

誰讓他倆扛著大包,而人家霍仁強空著手呢?

 

。。。。。。。

 

李野來的很巧,今天是劇組的最後一場戲,也是槐花在電影中最艱難最委屈的一個場景。

 

生來要強的槐花,咬著牙送走了公婆,帶著兩個撿來的孩子艱難度日,雖然窮了一點兒,但家裡兒子爭氣,學習成績很好,也算是有個盼頭。

 

可就在“春兒”上初中二年級的冬天,卻突然得了急病,在縣醫院住了一陣子,欠下了十幾塊錢的醫藥費。

 

七十年代的醫藥費,是真可以欠的,只不過在每年固定的時間,人家醫院會派出專門的人,走鄉串戶的催債,而且有時候看病人家庭情況,還可以給予減免。

 

槐花的家門上,有光榮家庭的牌匾,醫院的人願意給他減免。

 

可槐花不是賴賬的人,湊了湊家裡的錢不夠,就冒著大雪挨家挨戶的借錢,一定要把醫院的錢還上。

 

但是借遍了整個村子,卻沒有借到幾個錢。

 

不是村子裡的人沒情義,主要是大家都不理解槐花。

 

“這錢是公家的,人家都說不用還了,你還借什麼?誰家能有多餘的錢啊?你怎麼那麼傻?”

 

所有的人都覺得,不把錢借給槐花,是替她“省”了這個錢。

 

但是槐花最後卻哭著說出一句話:“我今天賴了這個錢,對得起門上的光榮牌嗎?”

 

李野在劇本中寫這一段的時候,其實是寫的不怎麼順暢的,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他,對於楊槐花的心思,理解的不夠透徹。

 

但姐姐李悅卻告訴李野,這件事就是真實發生的,欠了醫院的錢,是楊槐花帶著楊玉民、楊玉嬌,來年給人家幫工蓋房子,賺了錢給還上的。

 

所以李野只是實事求是的寫了這一段。

 

但是今天在拍攝現場,李野卻發現這段最不順暢的情節,被導演老謝和一幫子演員,給演繹成了最精彩的片段。

 

劉曉茹踩著剛剛落下的雪花,一家一家的借錢,臉上那執拗堅毅的表情,比一個男人還要頂天立地。

 

瘦弱的身軀在冰天雪地的襯托之下,更是產生了一種難以言表的不屈意味。

 

而每一個跟他對戲的演員,也演出了各色人等的人生百態,樸實麻木之中的狡黠,並沒有直接給人以“賴皮”的感覺,反而更多的是一種面對貧窮的無奈。

 

當一個女孩兒,想把自己僅有的一塊五毛錢遞給劉曉茹,卻被她的“父親”又奪回去的時候,旁觀的李大勇都緊緊的攥起了拳頭。

 

而旁邊的阿強卻道:“演的真好啊!跟港島那些最好的演員比起來,也一點都不差了,只可惜內地的制度不允許,要不然搞個電影公司把她們簽下來,一定大賺。”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阿強的話音落後,李野就發現有好幾個演員,都悄悄的看了過來。

 

。。。。。。。。。

 

當天晚上,劇組利用李野等人送來的慰問品做了一頓集體晚餐,請全村的人吃飯。

 

這也是劇組的人聽說阿強要來,向他努力要求的,因為劇組在村子裡駐紮的這些天,熱情的村民為了他們,都快把全村的雞給殺光了。

 

晚餐很豐盛,所有人也都吃的很盡興,李野看著村裡大人孩子埋頭大吃的樣子,真的有些感慨,

 

這都84年了,這裡還只是距離京城不到一百公里,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作為一個先富起來的人,突然間感覺自己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李野同學,你這個劇本真的很不錯可惜這次的拍攝任務太急了,要不然還能拍的更好。”

 

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導演老謝拿著酒杯走了過來,跟李野說出了一番話。

 

“拍的更好?”李野不動聲色的問道:“那謝導您覺得哪裡拍的不好呢?”